“羈旅悲壯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羈旅悲壯發”全詩
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
驚禽棲不定,寒獸相因依。
嘆此霜露下,復聞鴻雁飛。
渺然江南意,惜與中途違。
羈旅悲壯發,別離念征衣。
永圖豈勞止,明節期所歸。
寧厭楚山曲,無人長掩扉。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途中作》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途中作》的中文譯文如下:
游人愁歲晏,早起遵王畿。
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
驚禽棲不定,寒獸相因依。
嘆此霜露下,復聞鴻雁飛。
渺然江南意,惜與中途違。
羈旅悲壯發,別離念征衣。
永圖豈勞止,明節期所歸。
寧厭楚山曲,無人長掩扉。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游人途經江南的情景,表達了游人對離別和遠方的思念之情。
詩詞通過描繪景物的方式來表達游人的內心感受。首先,詩中描述了游人對歲月流逝的憂愁。游人很早就起床,開始行程,早起并遵循規定的路線。然而,路上的景物告訴他時間還很早,樹葉還在落下,微弱的月光透過稀疏的樹林。驚鳥和寒冷的動物也一起棲息和依靠。詩人感嘆著霜和露的降臨,還能聽到天空中雁鳴的聲音。
其次,詩中表達了游人對江南之美的向往。江南的景色渺茫閃現在他的心中,他遺憾無法與江南的美景繼續相伴。他已經離開江南,面對離別和遠方而愁苦。他對遠方的思念也顯露出來,思念遠離的親人和戰袍。
最后,詩中表達了游人對守正節操和永遠追求理想的決心。雖然游人的意愿和情感被離別和遠方所割斷,但他并不打算停下來。他堅定地表示,將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期待在明亮的節日歸家。他寧愿不厭倦楚山上的道路,也不愿長久地關閉自己的家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方式表達了游人對離別和遠方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游人堅定的意志和對未來的期待。
“羈旅悲壯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zuò
途中作
yóu rén chóu suì yàn, zǎo qǐ zūn wáng jī.
游人愁歲晏,早起遵王畿。
zhuì yè chuī wèi xiǎo, shū lín yuè wēi wēi.
墜葉吹未曉,疏林月微微。
jīng qín qī bù dìng, hán shòu xiāng yīn yī.
驚禽棲不定,寒獸相因依。
tàn cǐ shuāng lù xià, fù wén hóng yàn fēi.
嘆此霜露下,復聞鴻雁飛。
miǎo rán jiāng nán yì, xī yǔ zhōng tú wéi.
渺然江南意,惜與中途違。
jī lǚ bēi zhuàng fā, bié lí niàn zhēng yī.
羈旅悲壯發,別離念征衣。
yǒng tú qǐ láo zhǐ, míng jié qī suǒ guī.
永圖豈勞止,明節期所歸。
níng yàn chǔ shān qǔ, wú rén zhǎng yǎn fēi.
寧厭楚山曲,無人長掩扉。
“羈旅悲壯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