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散歌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吹散歌聲”全詩
花重寒輕。
珠簾卷上還重下,怕東風、吹散歌聲。
棋倦杯頻晝永,粉香花艷清明。
十分無處著閑情。
來覓娉婷。
薔薇誤罥尋春袖,倩柔荑、為補香痕。
苦恨啼鵑驚夢,何時翦燭重盟。
分類: 風入松
作者簡介(趙聞禮)
趙聞禮(約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一作正之,亦字粹夫,號釣月,臨濮(今山東濮縣)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曾官胥口監征,以詩干謁程公許于蜀中。淳佑年間游于臨安,與江湖詞人丁默、林表民輩唱和。趙聞禮編有《陽春白雪》八卷,著有《釣月集》,詞風傾向于清麗舒徐、纏綿委婉一途。周密《浩然齋雅談》卷下謂其《釣月集》中“大半皆樓君亮、施仲山所作”,今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輯有《釣月詞》一卷。
《風入松》趙聞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入松(趙聞禮)
麴塵風雨亂春晴,
花重寒輕。
珠簾卷上還重下,
怕東風,吹散歌聲。
棋倦杯頻晝永,
粉香花艷清明。
十分無處著閑情,
來覓娉婷。
薔薇誤罥尋春袖,
倩柔荑,為補香痕。
苦恨啼鵑驚夢,
何時翦燭重盟。
中文譯文:
微風穿過松林,
酒色透雨淋碎春陽。
花朵受重的春寒和輕的春雨。
珠簾卷上去,又重新長下來,
怕東風吹散歌聲。
對弈疲憊,杯盞頻繁,
白粉的香氣散發著清明。
無處一室讓人閑下來,
來尋覓那婉約美人。
玫瑰花錯誤地纏住了那尋找春天的袖子,
芍藥芬芳,為彌補香痕而生。
痛苦地恨叫的鳥驚醒了夢,
什么時候才能把蠟燭重新點燃,續寫重擔的誓言。
詩意和賞析:
《風入松》是趙聞禮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春天的痛苦思念和無處安放的閑情。詩中以自然景物和女性形象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
全詞以描寫春天的景象為主線,描繪了麴塵風雨交加的春日場景。作者通過描寫花重寒輕、珠簾卷上還重下,表達了春天的變幻無常和不易捕捉的美。同時,詩中記述了東風吹散歌聲的情景,暗示了人生的離散和無常。
接著,詩人切入自身的情感,表達了對于閑情的追尋和渴望。棋倦杯頻晝永暗示了作者對于尋求放松和消閑娛樂的愿望,而沒有找到適宜的場所。詩人希望能夠遇到一位娉婷的女子,親密交談,以排遣內心的孤寂和寂寞。
最后,詩詞通過薔薇誤罥尋春袖、倩柔荑為補香痕等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愛情的渴望和苦戀之情。文中的啼鵑和翦燭重盟則暗示了作者對于重逢和美好前景的期待。
整首詩詞以細膩而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變幻和人生的煩惱,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對于自然景物和女性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愛情、自由和尋找閑情的向往。整首詩詞以優美的韻律和意境,凸顯了宋代詩詞的特點。
“吹散歌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rù sōng
風入松
qū chén fēng yǔ luàn chūn qíng.
麹塵風雨亂春晴。
huā zhòng hán qīng.
花重寒輕。
zhū lián juǎn shàng hái zhòng xià, pà dōng fēng chuī sàn gē shēng.
珠簾卷上還重下,怕東風、吹散歌聲。
qí juàn bēi pín zhòu yǒng, fěn xiāng huā yàn qīng míng.
棋倦杯頻晝永,粉香花艷清明。
shí fēn wú chǔ zhe xián qíng.
十分無處著閑情。
lái mì pīng tíng.
來覓娉婷。
qiáng wēi wù juàn xún chūn xiù, qiàn róu tí wèi bǔ xiāng hén.
薔薇誤罥尋春袖,倩柔荑、為補香痕。
kǔ hèn tí juān jīng mèng, hé shí jiǎn zhú zhòng méng.
苦恨啼鵑驚夢,何時翦燭重盟。
“吹散歌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