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畔看金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湖石畔看金魚”全詩
數枝花影漾前除。
太湖石畔看金魚。
筍指曉寒慵出袖,翠鬟春懶不成梳。
為君縫狹繡羅襦。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趙汝茪)
趙汝茪 guāng(約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參晦,號霞山,又號退齋,趙宋宗室,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七世孫,為趙善官之幼子。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有詞名,周密曾擬其詞體作詞,宋編的《陽春白雪》和《絕妙好詞》均選其作品,《全宋詞》輯其《退齋詞》一卷,存詞九篇。
《浣溪沙》趙汝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
笑摘青梅傍疏。
數枝花影漾前除。
太湖石畔看金魚。
筍指曉寒慵出袖,
翠鬟春懶不成梳。
為君縫狹繡羅襦。
中文譯文:
在清幽處歡笑采摘青梅。
幾枝梅花投下倒映的花影。
太湖石旁觀賞金魚游動。
嫩筍指尖在寒冷的清晨懶散地藏在袖子里,
頭上的翠鬟春日慵懶無法整理。
為君針線縫制狹窄的繡羅襦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而愉悅的場景。詩人通過描述傍疏摘青梅、花影漾水、觀賞金魚等畫面,表達出自己心情愉悅、身心放松的狀態。詩中的主人公通過采摘青梅和觀賞自然景色來陶冶情操、放松身心。
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通過描述花影的倒映、金魚的游動等細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美好而寧靜的氛圍。此外,詩中還出現了對于自然環境和個人行為的描寫,如春日的懶散和嬉笑采摘的情節,這些描寫增添了詩詞的趣味性和生動性。
整首詩詞以寫景和描繪情感為主,通過細膩的語言表達出詩人內心愉悅和放松的狀態,同時也呼應了宋代以修身養性為重的文人風尚。此詩以簡潔而生動的文字,刻畫出了一幅優美而和諧的自然畫面,給人以舒適和愉悅的感受。
“太湖石畔看金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xiào zhāi qīng méi bàng shū.
笑摘青梅傍疏。
shù zhī huā yǐng yàng qián chú.
數枝花影漾前除。
tài hú shí pàn kàn jīn yú.
太湖石畔看金魚。
sǔn zhǐ xiǎo hán yōng chū xiù, cuì huán chūn lǎn bù chéng shū.
筍指曉寒慵出袖,翠鬟春懶不成梳。
wèi jūn fèng xiá xiù luó rú.
為君縫狹繡羅襦。
“太湖石畔看金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