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動六龍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駕動六龍飛”全詩
天回萬象出,駕動六龍飛。
淑氣來黃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從,文物有光輝。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駕出長安(一作宋之問詩)》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駕出長安(一作宋之問詩)
圣德超千古,皇風扇九圍。
天回萬象出,駕動六龍飛。
淑氣來黃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從,文物有光輝。
譯文:
皇帝所駕臨長安城,他的圣德傳揚超過千古,皇帝的風采籠罩著整個天地。
天空中萬象熠熠生輝,駕車馭龍飛翔于天際。
吉祥的氣息降臨黃道上,祥云遮蔽了紫微星。
太平盛世,人們紛紛隨駕,文物也閃耀光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在長安城的盛況和威嚴,強調了皇帝的圣德以及他統治下的太平盛世。詩中的“圣德超千古”和“皇風扇九圍”是對皇帝德行和威望的贊美,表達了他對天下萬民的影響力。駕車馭龍和祥云覆紫微則是在講述皇帝憑借天授的神力和權威來治理國家和統一天下。最后,詩人用“太平多扈從,文物有光輝”表達了太平盛世下人們對皇帝的敬仰和文物的珍貴。
整首詩形象生動,言簡意賅,通過描繪皇帝的威嚴和盛況,展現了唐代盛世興隆的氛圍。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天命思想和皇權神化的觀念,顯示了王昌齡對皇權的贊美和對太平時代的向往。整首詩以宏偉瑰麗的場景描繪來表達了作者對君主的景仰和對社會安定的渴望,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駕動六龍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 chū cháng ān yī zuò sòng zhī wèn shī
駕出長安(一作宋之問詩)
shèng dé chāo qiān gǔ, huáng fēng shàn jiǔ wéi.
圣德超千古,皇風扇九圍。
tiān huí wàn xiàng chū, jià dòng liù lóng fēi.
天回萬象出,駕動六龍飛。
shū qì lái huáng dào, xiáng yún fù zǐ wēi.
淑氣來黃道,祥云覆紫微。
tài píng duō hù cóng, wén wù yǒu guāng huī.
太平多扈從,文物有光輝。
“駕動六龍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