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日夜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洛日夜漲”全詩
離腸便千里,遠夢生江樓。
楚國橙橘暗,吳門煙雨愁。
東南具今古,歸望山云秋。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送李擢游江東》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擢游江東
清洛日夜漲,微風引孤舟。
離腸便千里,遠夢生江樓。
楚國橙橘暗,吳門煙雨愁。
東南具今古,歸望山云秋。
中文譯文:
送李擢游江東
清澈的洛水白天黑夜都在上漲,微風引領著孤舟。
離別的憂傷穿越千里,遙遠的幻想在江樓誕生。
楚國的橙橘暗淡下來,吳門的煙雨讓人生愁。
東南的景色承載著今古歲月,我望著歸途的山和秋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給李擢的送別之作。詩人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和思念之情,表達了對友人的留戀和祝福。
詩中的清洛表示的是洛水,清澈透明,日夜上漲,象征著離別之情的涌動和揮之不去的思念。微風引領著孤舟,可見詩人與李擢的關系密切而親近。
離腸便千里,指離別的憂傷之情超越了千里。遠夢生江樓,表示離別之后的幻想和思念在江樓中生發。
楚國的橙橘暗淡,吳門的煙雨讓人生愁,描繪了江南的景色中帶著離別的憂傷情緒,江南的美景成為了詩人凄迷的背景。
東南具今古,歸望山云秋,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將東南的山景和秋云作為詩意的象征,凸顯了離別的傷感和深情。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留戀之情,同時描繪了離別的憂傷和對遠方的祝福。通過詩人對景色的描寫,傳達了他對友人游江東的祝愿和思念之情。
“清洛日夜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zhuó yóu jiāng dōng
送李擢游江東
qīng luò rì yè zhǎng, wēi fēng yǐn gū zhōu.
清洛日夜漲,微風引孤舟。
lí cháng biàn qiān lǐ, yuǎn mèng shēng jiāng lóu.
離腸便千里,遠夢生江樓。
chǔ guó chéng jú àn, wú mén yān yǔ chóu.
楚國橙橘暗,吳門煙雨愁。
dōng nán jù jīn gǔ, guī wàng shān yún qiū.
東南具今古,歸望山云秋。
“清洛日夜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