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鴻雁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生鴻雁天”全詩
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
泣多流水漲,歌發舞云旋。
西見之推廟,空為人所憐。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寒食即事》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即事
晉陽寒食地,風俗舊來傳。
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
泣多流水漲,歌發舞云旋。
西見之推廟,空為人所憐。
詩意和賞析:
這首唐代的《寒食即事》描繪了晉陽寒食節的景象。晉陽是指今天的太原,寒食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去祭祀先人,并且禁火三天。詩中描繪了雨水將火滅掉,春天的氣息帶來了鴻雁飛翔的聲音。同時,詩人提到了人們的淚水多,水漲起來,歌曲迎風傳唱,舞蹈如云旋舞。然而,即使這樣美好的風景,西方的推廟人(指梁武帝)來到這里,卻發現這里空無一人。
這首詩通過對寒食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輝煌的懷念。詩人通過雨水將隆重的火滅掉,鴻雁的飛翔聲,以及淚水的洪水等細節,表達了生生不息、變化無常的自然界,以及人們對美好過去的思念。然而,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悲嘆逝去的繁榮和輝煌不復存在。
這首詩簡潔而富有想象力,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以及對比手法,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對現實的思考。
“春生鴻雁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jí shì
寒食即事
jìn yáng hán shí dì, fēng sú jiù lái chuán.
晉陽寒食地,風俗舊來傳。
yǔ miè lóng shé huǒ, chūn shēng hóng yàn tiān.
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
qì duō liú shuǐ zhǎng, gē fā wǔ yún xuán.
泣多流水漲,歌發舞云旋。
xī jiàn zhī tuī miào, kōng wéi rén suǒ lián.
西見之推廟,空為人所憐。
“春生鴻雁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