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復經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夕復經過”全詩
雙臺雙峙如畫,空翠滴晴波。
不是先生高節,激起清風千古,漢鼎復如何。
矯首望天際,煙樹翠婆娑。
危樓下,數不盡,去帆多。
人人驚肉生髀,卻日欲揮戈。
誰識磯邊泉石,別有壺中天地,煙雨一青蓑。
自笑亦華發,三嘆吊巖阿。
分類: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劉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中文譯文:幾年來,我曾經夢見了滄江,今夜又經過這里。兩座臺峭峭地聳立著,宛如畫景,藍天下晴波仿佛有玉石點綴其中。這并不是先生高尚品格的表現,卻引發了清風永世之久,漢鼎再現又有何妨。我抬頭望向天際,煙樹翠綠的姿態如此婆娑。危樓下,數不盡,去的船帆眾多。每個人都擔心困擾侵蝕著自己,然而又想著即將揮舞戈的日子。誰懂得岸邊的泉水和石頭,那里有個另外的世界,像是壺中的天地,一場雨霧如青色的蓑衣。我自嘲笑自己也是華發的人,但也三次嘆息悼念著巖阿。
詩意:該詩詞描述了作者在滄江經過的一夜中所感悟的情景。作者首先描繪了兩座峭峭的臺峰和清澈的波浪,表達了美麗景色所帶來的震撼和情感上的漣漪。作者隨后表達了對于清風和歷史的思考,暗示了人類活動和歷史的長久延續。接著,作者敘述了一段煙樹婆娑的描寫,以及對未來的憂慮和思考。在最后的句子中,作者表達了對于自身的反思和對故人的思念。
賞析:這首詩詞呈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人類歷史的思考。作者運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詩境的美麗與壯麗。其中,“雙臺雙峙如畫,空翠滴晴波”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作者還通過“不是先生高節,激起清風千古,漢鼎復如何”表達了對于清風和歷史的思考。最后,作者在描寫煙樹和自身思考時,融入了對于未來的憂慮,展示了作者對于人類命運的關切。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語言簡練,給人一種恢宏和悲壯的氣魄。
“此夕復經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水調歌頭
jǐ zài cāng jiāng mèng, cǐ xī fù jīng guò.
幾載滄江夢,此夕復經過。
shuāng tái shuāng zhì rú huà, kōng cuì dī qíng bō.
雙臺雙峙如畫,空翠滴晴波。
bú shì xiān shēng gāo jié, jī qǐ qīng fēng qiān gǔ, hàn dǐng fù rú hé.
不是先生高節,激起清風千古,漢鼎復如何。
jiǎo shǒu wàng tiān jì, yān shù cuì pó suō.
矯首望天際,煙樹翠婆娑。
wēi lóu xià, shù bu jìn, qù fān duō.
危樓下,數不盡,去帆多。
rén rén jīng ròu shēng bì, què rì yù huī gē.
人人驚肉生髀,卻日欲揮戈。
shuí shí jī biān quán shí, bié yǒu hú zhōng tiān dì, yān yǔ yī qīng suō.
誰識磯邊泉石,別有壺中天地,煙雨一青蓑。
zì xiào yì huá fà, sān tàn diào yán ā.
自笑亦華發,三嘆吊巖阿。
“此夕復經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