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浮此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怪人浮此生”全詩
漚纻為缊袍,折麻為長纓。
榮譽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碧水月自闊,安流凈而平。
扁舟與天際,獨往誰能名。
分類:
作者簡介(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大歷中,曾任盱眙尉。
《漁浦》常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浦》是唐代詩人常建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百草變綠,湖澤中傳來了鳥兒的鳴叫聲。詩人將自己對漁浦的喜愛與別人不同尋常的投釣之情相比,表達了自己對滄浪的深情。詩人用漚纻制作衣服,用折麻做長纓,強調簡樸的生活態度。然而,美名高位和虛浮的人生使得真正的榮譽失去了意義。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孤獨行舟的心情,希望能在廣闊的天空中獨自前行,并以此獲得名聲。
詩意深邃,富有情感,通過對春天與漁浦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現實的思考。表達了對高尚情感和簡樸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頗具憂思和追求真實的意味。
中文譯文:
春至百草綠,陂澤聞鶬鹒。
別家投釣翁,今世滄浪情。
漚纻為缊袍,折麻為長纓。
榮譽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碧水月自闊,安流凈而平。
扁舟與天際,獨往誰能名。
賞析:
這首詩以季節變遷的描寫作為開篇,以春天到來,百草變綠為背景,展示了自然的生機勃勃和美好景象。接著,詩人以陂澤中傳來鶬鹒的鳴叫聲,轉向了對漁浦的描述。這些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能感受到漁浦的寧靜和生機。
接下來,詩人通過與別家的投釣者對比,展示了自己對漁浦的特殊情感。這種別樣的投釣情感暗示著詩人對滄浪的深情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然后,詩人以制作衣服的方式,表達了對簡樸生活態度的強調。漚纻為缊袍,折麻為長纓,呈現了一種樸實而真誠的生活方式。
然而,詩中不乏對現實的憂思和對虛浮人生的批判。榮譽失本真,怪人浮此生。詩人通過這種對虛浮的批判,表達了對真實和純凈的向往。
最后,詩人以獨自行舟的形象,表達了自己追求名聲的愿望。扁舟與天際,獨往誰能名。這種孤獨而堅定的決心,展示了詩人對自己追求真實與成就的期望。
總之,這首詩通過對漁浦的描寫,表達出詩人對自然和真實生活的熱愛,對虛浮社會的思考與批判,以及對真實與成就的追求。同時,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生活態度與普通人的追求進行了對比,以突出自己的獨特之處。這首詩以細膩而深刻的描述和雋永的意境,展現出常建深沉而富有思考的情感世界。
“怪人浮此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pǔ
漁浦
chūn zhì bǎi cǎo lǜ, bēi zé wén cāng gēng. bié jiā tóu diào wēng, jīn shì cāng láng qíng.
春至百草綠,陂澤聞鶬鹒.別家投釣翁,今世滄浪情。
ōu zhù wèi yūn páo, zhé má wèi cháng yīng.
漚纻為缊袍,折麻為長纓。
róng yù shī běn zhēn, guài rén fú cǐ shēng.
榮譽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bì shuǐ yuè zì kuò, ān liú jìng ér píng.
碧水月自闊,安流凈而平。
piān zhōu yǔ tiān jì, dú wǎng shuí néng míng.
扁舟與天際,獨往誰能名。
“怪人浮此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