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上林欲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認上林欲下”全詩
看云路雁來,碧天如鏡。
湘浦煙深,衡陽沙遠,風外幾行斜陣。
回首塞門何處,故國關河重省。
漢使老,認上林欲下,徘徊清影。
江南煙水暝。
聲過小樓,燭暗金猊冷。
送目鳴琴,裁詩挑錦,此恨此情無盡。
夢想洞庭飛下,散入云濤千頃。
過盡也,奈杜陵人遠,玉關無信。
作者簡介(康與之)

康與之字伯可,號順庵,洛陽人,居滑州(今河南滑縣)。生平未詳。陶安世序其詞,引與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經傳于晁四丈以道,受書法于陳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駐揚州,與之上《中興十策》,名振一時。秦檜當國,附檜求進,為檜門下十客之一,監尚書六部門,專應制為歌詞。紹興十七年(1147),擢軍器監,出為福建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檜死,除名編管欽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喜遷鶯(秋夜聞雁)》康與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遷鶯(秋夜聞雁)》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秋寒初勁。看云路雁來,碧天如鏡。湘浦煙深,衡陽沙遠,風外幾行斜陣。回首塞門何處,故國關河重省。漢使老,認上林欲下,徘徊清影。江南煙水暝。聲過小樓,燭暗金猊冷。送目鳴琴,裁詩挑錦,此恨此情無盡。夢想洞庭飛下,散入云濤千頃。過盡也,奈杜陵人遠,玉關無信。
詩意: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故國遠方的留戀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情景,云雁呈現出美麗的圖景,碧天如鏡,湘浦煙深,衡陽沙遠,仿佛看到了故國的一方風景。詩人回顧過去,感慨故國的困苦和沉重,對中原使者的印象深刻,希望能夠回到故國,然而現實卻讓他徘徊在清影之中,無法回到夢想之地。詩人將自己的思念和留戀比喻成飛過洞庭湖、散入云濤的鳥雁,表達了自己無盡的思念和愧疚之情。最后,詩人感嘆自己的夢想和留戀已經逐漸消失殆盡,自己作為一個遠離故土的杜陵人,無法獲得故國的信息和聯系。
賞析:
《喜遷鶯(秋夜聞雁)》是一首以秋夜為背景的離別之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來表達詩人對故國和離別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云路雁來、碧天如鏡、回首塞門等,使詩歌富有畫面感,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情感和對離別的痛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對離愁的感悟。
“認上林欲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qiān yīng qiū yè wén yàn
喜遷鶯(秋夜聞雁)
qiū hán chū jìn.
秋寒初勁。
kàn yún lù yàn lái, bì tiān rú jìng.
看云路雁來,碧天如鏡。
xiāng pǔ yān shēn, héng yáng shā yuǎn, fēng wài jǐ xíng xié zhèn.
湘浦煙深,衡陽沙遠,風外幾行斜陣。
huí shǒu sāi mén hé chǔ, gù guó guān hé zhòng shěng.
回首塞門何處,故國關河重省。
hàn shǐ lǎo, rèn shàng lín yù xià, pái huái qīng yǐng.
漢使老,認上林欲下,徘徊清影。
jiāng nán yān shuǐ míng.
江南煙水暝。
shēng guò xiǎo lóu, zhú àn jīn ní lěng.
聲過小樓,燭暗金猊冷。
sòng mù míng qín, cái shī tiāo jǐn, cǐ hèn cǐ qíng wú jìn.
送目鳴琴,裁詩挑錦,此恨此情無盡。
mèng xiǎng dòng tíng fēi xià, sàn rù yún tāo qiān qǐng.
夢想洞庭飛下,散入云濤千頃。
guò jǐn yě, nài dù líng rén yuǎn, yù guān wú xìn.
過盡也,奈杜陵人遠,玉關無信。
“認上林欲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