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轆轤青絲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琥珀轆轤青絲索”全詩
仙人騎鳳披彩霞,挽上銀瓶照天閣。
黃金作身雙飛龍,口銜明月噴芙蓉。
一時渡海望不見,曉上青樓十二重。
分類:
作者簡介(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大歷中,曾任盱眙尉。
《古意》常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是唐代詩人常建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奇幻的圖景和想象力豐富的詞句描繪了仙境般的場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井底有如玉的冰,洞內明亮無比,
琥珀制成的滾輪系著青絲繩。
仙人騎在鳳凰上,身披著彩霞,
手持銀瓶照云宮。
黃金打造成的身體像兩條飛龍一樣,
嘴里叼著明月,噴出芙蓉。
一瞬間就渡過海洋,無法再望見,
天亮時在十二層青樓之上。
詩意和賞析:
整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幻想,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虛幻的仙境,展現了唐代對于仙境和奇跡的向往和想象力。詩中描繪了明亮的冰洞,珍貴的琥珀轆轤,飛翔的仙人,瑰麗的彩霞,神奇的銀瓶,黃金打造的龍等等。這些形象雖然奇幻,但卻構成了一個美妙的畫面,給人一種恢弘壯麗的感覺。
整首詩詞沒有明確的主題和情感傾向,而是主要注重于展現壯麗的景觀和刺激讀者的想象力。詩人通過瑰麗的場景和奇異的詞句,營造出了一種超凡脫俗、超越塵世之感。詩中所描繪的仙境不僅是詩人的幻想,也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神秘的追求和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可以算作是一首幻想詩,通過奇幻的圖景和豐富的意象,讓讀者沉浸在一個虛幻、神奇的仙境之中,給人一種超脫現實的美感。
“琥珀轆轤青絲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jǐng dǐ yù bīng dòng dì míng, hǔ pò lù lú qīng sī suǒ.
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轆轤青絲索。
xiān rén qí fèng pī cǎi xiá,
仙人騎鳳披彩霞,
wǎn shàng yín píng zhào tiān gé.
挽上銀瓶照天閣。
huáng jīn zuò shēn shuāng fēi lóng, kǒu xián míng yuè pēn fú róng.
黃金作身雙飛龍,口銜明月噴芙蓉。
yī shí dù hǎi wàng bú jiàn, xiǎo shàng qīng lóu shí èr chóng.
一時渡海望不見,曉上青樓十二重。
“琥珀轆轤青絲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