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人生苦樂皆陳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生苦樂皆陳跡”出自清代吳偉業的《鴛湖曲》,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rén shēng kǔ lè jiē chén jī,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人生苦樂皆陳跡”全詩

    《鴛湖曲》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主人愛客錦筵開,水聞風吹笑語來。
    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簫聲出柘枝臺。
    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鸜鵒。
    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
    朝來別奏新翻曲,更出紅妝向柳堤。
    歡樂朝朝兼暮暮,七貴三公何足數!
    十幅蒲帆幾尺風,吹君直上長安路。
    長安富貴玉驄驕,侍女薰香護早朝。
    分付南湖舊花柳,好留煙月伴歸橈。
    那知轉眼浮生夢,蕭蕭日影悲風動。
    中散彈琴競未終,山公啟事成何用!
    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難留。
    白楊尚作他人樹,紅粉知非舊日樓。
    烽火名園竄狐兔,畫圖偷窺老兵怒。
    寧使當時沒縣官,不堪朝市都非故!
    我來倚棹向湖邊,煙雨臺空倍惘然。
    芳草乍疑歌扇綠,落英錯認舞衣鮮。
    人生苦樂皆陳跡,年去年來堪痛惜。
    聞笛休嗟石季倫,銜杯且效陶彭澤。
    君不見白浪掀天一葉危,收竿還怕轉船遲。
    世人無限風波苦,輸與江湖釣叟知。

    分類: 湖水

    作者簡介(吳偉業)

    吳偉業頭像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蘇昆山,祖父始遷江蘇太倉,漢族,江蘇太倉人,崇禎進士。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并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于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后自成新吟,后人稱之為“梅村體”。

    鴛湖曲賞析

      《鴛湖曲》首段寫“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這四句成為對南湖風光最典型的描述,留在了嘉興的歷史文獻上。描寫南湖春天的風光,沒有能比這四句更漂亮的了。寫南湖邊芳草連天,一望無際,那時候又沒有什么建筑,都是綠色的草地。春天來了,碧草連綿,天和地粘連在一起了;春分這個時候,是舊歷二月,大概在陽歷三月下旬了。

      “好放船”,就是把船放出去,好出去游玩了。“好放船”這三個字,前人認為用得很好,口氣身份像別墅的主人,如果是“好搖船”就不美了。南湖的風光怎么樣?很多柳樹葉是亂飄,天上下著雨,雨不大,但是打到這個柳葉上,好像起舞一樣。桃花很紅了,有一道輕煙在上面,看上去更美了。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說的是順治九年,詩人舊地重游從前的朋友吳昌時住的地方。南湖里很安靜,有黃鶯飛過。他回憶起十年以前,乘扁舟從蘇州來這里拜訪吳昌時,那時大概在崇禎十六年左右,吳昌時剛從北京回來。這是第一段。

      《鴛湖曲》第二段,十年前是怎樣的呢?“主人愛客錦筵開,水閣風吹笑語來。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簫聲出柘枝臺。”記得那次來的時候,別墅的主人在家里,正過著豪華的生活,用豐盛的酒席招待我,在臨水的臺閣上,笑語融融。主人有演戲的隊伍,用歌舞來歡迎客人。 “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鴝鵒。”當時歌舞歡騰,多么歡樂。 “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朝來別奏新翻曲,更出紅妝向柳堤。”是說酒喝好后,已經晚了,只看到南湖里都是燈火,歡樂了一天,大家沉醉而回。 我們要說,今天的南湖也沒有上述這些現象。所以說,南湖要想搞得好,搞成一個消費、游玩的名勝之地,一定要晚上有游船。明朝、清朝的南湖都是晚上開游船。清初陳其年,也是一個大詩人,他寫的《鴛湖煙雨樓感舊》詞:“園都在、水邊林下。不閉春城因夜宴,望滿湖燈火金吾怕。十萬盞,紅球掛。”這說明,大家看到南湖里滿湖都是燈火,連金吾也怕了,熱鬧得城門也關不了了,可見明朝末年嘉興南湖繁榮到怎樣一個程度。這也是吳梅村最初來南湖看到的情況。

      陳其年寫南湖景色可能夸張,但即使夸張一百倍,也有一千盞燈,南湖里也很熱鬧。所以明朝張岱《陶庵夢憶》里寫南湖,說嘉興人好講煙雨樓,大家都笑,但是煙雨樓的確是好,船來船去,雖然靡靡之風越來越嚴重,但也是越來越繁榮了。明朝的嘉興實際上處在嘉興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特別是明末,因為這個地方生產力沒受損害,而且絲綢業發展了,手工業發展了,交通發展了,最重要的是大運河的暢通方便了貨物流通。 我們再看第二天:“更出紅妝向柳堤”,索性不在家里演戲了,到南湖岸邊演。這是第二段,講竹亭主人、復社骨干吳昌時當時多么享樂,這樣寫也不是責備他,因為當時江南這一隅還是樂土,大家在享受太平時代的歡樂。

      《鴛湖曲》第三段,“歡樂朝朝兼暮暮,七貴三公何足數。十幅蒲帆幾尺風,吹君直上長安路。”吳昌時和吳梅村是同年,一起考中進士。他們的老師,就是主考官是明末宰相周延儒,周做過兩任宰相,宜興人。這是寫吳昌時為了功名富貴,也是為了東林黨復社的政治目標到北京去做官了。 “長安富貴玉驄驕,侍女薰香護早朝。分付南湖舊花柳,好留煙月待歸橈。”吳昌時這時去,是他們復社要擁戴周延儒第二次做宰相。吳昌時做禮部主事,后來做了吏部文選司郎中,好比現在的組織部干部司司長,但也在這一年敗了。這段寫主人的得意,可以操縱大權了。

      《鴛湖曲》第四段,“那知轉眼浮生夢,蕭蕭日影悲風動。中散彈琴竟未終,山公啟事成何用。”寫吳昌時政治上失敗了,轉眼被殺。凄風冷雨都來了,這里用了典故,即有勢力的人周延儒也救不了吳昌時了,因為周延儒不久也被殺了。 “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難留。白楊尚作他人樹,紅粉知非舊日樓。”這節說,主人在北京被殺時,還穿著朝服,死都沒有葬身之處。再看看嘉興的園林怎樣了?原來的白楊樹都成了別人的了,勺園的房子都被沒收了,紅粉佳人也都流散了。這里吳梅村用了白居易寫關盼盼的典故。吳梅村的詩很多都是重大題材,而且是悲劇性的,吳梅村詩里的奧妙都在典故里,雖然看似淺顯,但背后還有許多文字。比如陳寅恪就講這首詩里,還隱藏著吳梅村和秦淮名妓卞玉京的關系。 “烽火名園竄狐兔,畫閣偷窺老兵怒。寧使當時沒縣官,不堪朝市都非故。”寫當初那么有名的竹亭別墅都荒蕪了,茅草長得很高。經過天崩地裂后,房子的主人被皇帝殺了,崇禎皇帝也自殺了。現在詩人來了后還不能進去,只能在樓閣外面偷偷看看舊時的情況,看門的老兵卻不讓看。可見房子里住了滿清的兵。不但園林改了,主人改了,而且朝代改了,社會也改了。

      《鴛湖曲》第五段,“我來倚棹向湖邊,煙雨臺空倍惘然。芳草乍疑歌扇綠,落英錯認舞衣鮮。”順治九年吳梅村舊地重游,故人也沒有了,煙雨樓也已經沒有了,感覺倒萬分迷茫和惆悵。 “人生苦樂皆陳跡,年去年來堪痛惜。聞笛休嗟石季倫,銜杯且效陶彭澤。”人生苦樂都過去了,思念往事感到很痛惜。又勸慰說,就是嘆息古人,也不要悼念富貴像石季倫那樣的人了吧,還是學學陶淵明喝酒去吧。 最后,“君不見白浪掀天一葉危,收竿還怕轉船遲。世人無限風波苦,輸與江湖釣叟知。”在這樣一個動亂的時代,小人物是危險不安全的,詩人的朋友就是因為貪圖富貴身敗名裂。連殺他的人也被殺死了,吳梅村慨嘆在那樣一個時代里,誰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連崇禎皇帝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所以得出結論說,世上人太苦難了,求名求富貴,甚至為了國家怎樣努力,最后都沒有好結果。 吳梅村很是悲傷,哀嘆朋友也哀嘆自己的命運。過兩三年吳梅村去北京做官,很受氣,內心也責備自己。吳梅村到最后說自己“竟一錢不值,何須說”。他心里是很痛苦的。

    鴛湖曲創作背景

      《鴛湖曲》是清朝近300年當中一個著名的篇章。這詩寫發生在嘉興的史實,很真摯,很悲切,不光哀悼詩歌里面講到的那個主人,而且作者把自己的身世、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懊悔、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當時的思想感情都寫進去了。嘉興南湖,這個地方在明朝是很多嘉興文人隱居的地方,那時還有很多別墅、尼庵等建筑,后來在清朝太平天國的時候毀掉。

      明朝時,在南湖北岸有個園林,叫勺園,里邊有一個最主要的建筑叫竹亭,這個園林很美。 吳梅村這首詩寫的這個人叫吳昌時,就住在南湖旁邊。他可是鼎鼎大名,《明史》上也有記載,許多筆記中也有記載。他是明亡前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犧牲品。

      提到勺園,不能不提一首詩、一幅畫,吳梅村的《鴛湖曲》及《南湖春雨圖》。吳偉業是明末清初詩人,號梅村,太倉人,是復社重要成員,曾多次來嘉興。這首52句的長詩有很多關于勺園的描述,其藝術價值和文學價值我們姑且不論,單說說那詩中的勺園風景。“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這四句是對南湖風光最典型的描述,也是對南湖春光最漂亮的描述。順治九年,吳梅村舊地重游從前的朋友吳昌時住的地方勺園。南湖煙雨迷離,十分安靜,有黃鶯飛過。不由地,他想起十年前,乘扁舟從蘇州來這里拜訪勺園主人的情形。勺園建在南湖邊上,勺園主人十分好客,生活也是十分奢華,歡聲笑語,臨水的臺閣上歌舞歡騰,“主人愛客錦筵開,水聞風吹笑語來。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簫聲出柘枝臺。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鸜鵒。”

      玩了一天,酒散人歸的時候,南湖上全是燈火,第二天索性不在家里演戲了,再到南湖邊搭了戲臺演。當時江南這一帶生活富庶,雖是明末,但還算太平。當時嘉興實際上處于歷史最繁華時間,明末絲綢業發達、手工業發達、交通發達,史念先生認為今天的南湖也沒有“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的情形,可見明朝末年嘉興南湖繁榮到怎樣一個程度。這也是吳梅村最初來南湖看到的情況。

      光作詩還不夠,吳梅村還畫了一幅《南湖春雨圖》,流傳于世,兩者時間差不多。據對明史頗有研究的散文家黃裳考證,“此圖所寫為吳吏部竹亭無疑。”“江山平遠,煙渚依稀,此皆江南一隅實境。岸上橫一短橋,精室二,其后繚以短垣,叢竹茂密。”但南湖周圍并沒有山,在圖中卻有一座小山崗,上面建著一座樓閣,造型頗為華麗,有飛檐,有闌檻窗槅,有帷幔,并且有高大的樹木掩映。黃裳指出畫中所畫雖是勺園風景,但多是詩人的想象之筆,不過對我們來說雖不是實景,卻可以從中看出勺園昔日的盛景以及氣韻。“即此草草點染,亦可見當年昌時園林亭榭之勝。”畫中有水有山,有亭臺樓閣,樹木茂盛,有橋有塔,“更右折,林木中隱見一塔,其后又有殿閣。”黃裳說因為南湖的塔很多,所以他并不知畫中的塔為何塔,勺園故址也不甚明了。而史念在講座中提到,塔有可能就是壕股塔,而勺園故址,嘉興人都知道,就是指許家村一帶,史念在上世紀60年代曾經親自去看過,發現過很多花園池子的石頭,還有池子的痕跡,其他的就沒有了。

    鴛湖曲藝術成就

      《鴛湖曲》的詩題下面,吳梅村加了一個小標題是“為竹亭作”,這“竹亭”指的是“吳昌時”,當時勺園也叫竹亭。勺園并不僅僅只是一家私家園林,吳梅村懷念他,很多人憑吊他,更多的是因為這里的政治活動,這里曾是東林黨人的據點之一,“昌時在故鄉煙雨樓畔起造勺園,作為招接友人有點像招待所那樣的所在,詩酒留連,更重要的是政治活動的據點。這是勺園不同于一般私家園林的特色。”

      勺園之名,不僅在美景,還在名人,以及那些曾經發生在這里的傳奇故事。說起勺園,自然不能不先說勺園主人。勺園主人吳昌時,就住在南湖旁邊。他是嘉興人,是明末文士、復社巨頭之一,明崇禎時的吏部員外郎。勺園是他在南湖畔興建的私家園林,是有名的園亭塑手秀州人張南垣所做。

      “那知轉眼浮生夢”,勺園的鼎盛轉瞬即逝,吳昌時不久進京做官,后來因政治斗爭失敗,被崇禎帝“腰斬于市”。他死后勺園被查抄充公,不久就破敗了。清朝時,勺園被辟為漁村,因為漁民多姓許,便叫做許家村。而著名的《鴛湖曲》就是在吳昌時死后,吳梅村重游時所作。當時他重游南湖,想再去探訪勺園,不料卻被駐守在園中的一個老兵拒絕,沒辦法,吳梅村只能在游湖的舟船中遠遠看了一下,感觸萬千。

      黃裳在《嘉興去來》中這樣評價勺園。時過境遷,吳梅村依舊不能忘情,他們懷念的不只是勺園的風物和好客的主人,還有當年復社的鼎盛和政治斗爭的風云變幻。傷懷的不僅是吳昌時的死和勺園的落敗,政治斗爭的失敗想來才是他們心目中難以消失的痛楚。

      名士聚集,談政治,自然也談風雅。《牡丹亭》被湯顯祖寫出才二十年光景,吳昌時的家班就曾經上演過。《明詩記事》中,朱隗就詳細描述了吳昌時家班演出《牡丹亭》的情景,“鴛鴦湖頭颯寒雨,竹戶蘭軒坐容與。主人不慣留俗賓,識曲知音有心許”。從記述中可以看出吳昌時家班演出的《牡丹亭》,無論聲腔表演還是服飾裝扮應該都是十分雅致的,所以才能“不須粉項與檀妝,謝卻哀弦及豪竹。縈盈澹蕩未能名,歌舞場中別調清。”美麗而憂傷,充滿著浪漫色彩,可說是當時戲壇一大盛事。

      在勺園鼎盛之時,來的人就有吳梅村和錢謙益。錢謙益就是錢牧齋,明末清初的著名詩人、文學家,可說是當年的文壇盟主。當然他也是復社重要成員。名士云集,自然少不了佳人,才子佳人曾經在這里留下了不少傳奇佳話。秦淮八艷之一的柳如是便是在這里與錢牧齋相識定情,之后才有了那次有名的訪半野堂,才有了“我聞室”、“絳云樓”和“紅豆館”的恩愛纏綿,金屋藏嬌的佳話流傳。柳如是本是嘉興人,自幼聰慧好學,但由于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奴,后來因才氣過人,成為秦淮名妓。崇禎14年二十剛出頭的她,嫁給了年過半百的錢謙益。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指出,勺園其實是“錢柳因緣得以成就之樞紐”。崇禎13年,柳如是生病回到家鄉嘉興養病,其養病之所便是勺園,而同年錢牧齋也曾經在勺園逗留,賞玩。陳寅恪還認為,《鴛湖曲》不僅是吳梅村追傷舊朝亡友吳昌時的,其中還隱藏著吳梅村自己與秦淮八艷中另一位名妓卞玉京的關系。

    “人生苦樂皆陳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ān hú qū
    鴛湖曲

    yuān yāng hú pàn cǎo zhān tiān, èr yuè chūn shēn hǎo fàng chuán.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liǔ yè luàn piāo qiān chǐ yǔ, táo huā xié dài yī xī yān.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yān yǔ mí lí bù zhī chù, jiù dī què rèn mén qián shù.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shù shàng liú yīng sān liǎng shēng, shí nián cǐ dì piān zhōu zh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zhǔ rén ài kè jǐn yán kāi, shuǐ wén fēng chuī xiào yǔ lái.
    主人愛客錦筵開,水聞風吹笑語來。
    huà gǔ duì cuī táo yè jì, yù xiāo shēng chū zhè zhī tái.
    畫鼓隊催桃葉伎,玉簫聲出柘枝臺。
    qīng xuē zhǎi xiù jiāo zhuāng shù, cuì guǎn fán xián jìng zhuī zhú.
    輕靴窄袖嬌妝束,脆管繁弦競追逐。
    yún huán zǐ dì àn ní cháng, xuě miàn cān jūn wǔ qú yù.
    云鬟子弟按霓裳,雪面參軍舞鸜鵒。
    jiǔ jǐn yí chuán qū xiè xī, mǎn hú dēng huǒ zuì rén guī.
    酒盡移船曲榭西,滿湖燈火醉人歸。
    zhāo lái bié zòu xīn fān qū, gèng chū hóng zhuāng xiàng liǔ dī.
    朝來別奏新翻曲,更出紅妝向柳堤。
    huān lè zhāo zhāo jiān mù mù, qī guì sān gōng hé zú shù!
    歡樂朝朝兼暮暮,七貴三公何足數!
    shí fú pú fān jǐ chǐ fēng, chuī jūn zhí shàng cháng ān lù.
    十幅蒲帆幾尺風,吹君直上長安路。
    cháng ān fù guì yù cōng jiāo, shì nǚ xūn xiāng hù zǎo cháo.
    長安富貴玉驄驕,侍女薰香護早朝。
    fēn fù nán hú jiù huā liǔ, hǎo liú yān yuè bàn guī ráo.
    分付南湖舊花柳,好留煙月伴歸橈。
    nǎ zhī zhuǎn yǎn fú shēng mèng, xiāo xiāo rì yǐng bēi fēng dòng.
    那知轉眼浮生夢,蕭蕭日影悲風動。
    zhōng sàn tán qín jìng wèi zhōng, shān gōng qǐ shì chéng hé yòng!
    中散彈琴競未終,山公啟事成何用!
    dōng shì cháo yī yī dàn xiū, běi máng póu tǔ yì nán liú.
    東市朝衣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難留。
    bái yáng shàng zuò tā rén shù, hóng fěn zhī fēi jiù rì lóu.
    白楊尚作他人樹,紅粉知非舊日樓。
    fēng huǒ míng yuán cuàn hú tù, huà tú tōu kuī lǎo bīng nù.
    烽火名園竄狐兔,畫圖偷窺老兵怒。
    níng shǐ dāng shí méi xiàn guān, bù kān cháo shì dōu fēi gù!
    寧使當時沒縣官,不堪朝市都非故!
    wǒ lái yǐ zhào xiàng hú biān, yān yǔ tái kōng bèi wǎng rán.
    我來倚棹向湖邊,煙雨臺空倍惘然。
    fāng cǎo zhà yí gē shàn lǜ, luò yīng cuò rèn wǔ yī xiān.
    芳草乍疑歌扇綠,落英錯認舞衣鮮。
    rén shēng kǔ lè jiē chén jī, nián qù nián lái kān tòng xī.
    人生苦樂皆陳跡,年去年來堪痛惜。
    wén dí xiū jiē shí jì lún, xián bēi qiě xiào táo péng zé.
    聞笛休嗟石季倫,銜杯且效陶彭澤。
    jūn bú jiàn bái làng xiān tiān yī yè wēi, shōu gān hái pà zhuǎn chuán chí.
    君不見白浪掀天一葉危,收竿還怕轉船遲。
    shì rén wú xiàn fēng bō kǔ, shū yǔ jiāng hú diào sǒu zhī.
    世人無限風波苦,輸與江湖釣叟知。

    “人生苦樂皆陳跡”平仄韻腳

    拼音:rén shēng kǔ lè jiē chén jī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人生苦樂皆陳跡”的相關詩句

    “人生苦樂皆陳跡”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人生苦樂皆陳跡”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人生苦樂皆陳跡”出自吳偉業的 《鴛湖曲》,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