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劍瀠洄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劍瀠洄地”全詩
云爭橋上屋,水舞石邊春。
破壁蹲饑虎,殘僧拜廢鐘。
追呼亦肯到,何處勸為農?
作者簡介(周亮工)

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文學家、篆刻家、收藏家、貳臣。字元亮,又有陶庵、減齋、緘齋、適園、櫟園等別號,學者稱櫟園先生、櫟下先生。江西省金溪縣合市鄉人,原籍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崇禎十三年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御史。入清后歷仕鹽法道、兵備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等,一生飽經宦海沉浮,曾兩次下獄,被劾論死,后遇赦免。生平博極群書,愛好繪畫篆刻,工詩文,著有《賴古堂集》、《讀畫錄》等。
《自劍津發燕江次西溪》周亮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雙劍瀠洄地,籃輿十萬峰。
云爭橋上屋,水舞石邊春。
破壁蹲饑虎,殘僧拜廢鐘。
追呼亦肯到,何處勸為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清代周亮工所作,描繪了劍津和燕江之間的西溪風景。整首詩用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勾勒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獨特之處。
第一句“雙劍瀠洄地,籃輿十萬峰”,以瀠洄和劍的形象來描述景色,展現了江河以及山峰的壯麗景色。瀠洄是指江河洶涌激蕩的樣子,劍則象征著山峰的陡峭和高聳。
接下來的兩句“云爭橋上屋,水舞石邊春”,通過云、橋、屋、水和石等元素,描繪出了橋上屋檐滾滾云煙、水面上躍動的波紋和石邊春光的美景。
第三句“破壁蹲饑虎,殘僧拜廢鐘”,以破壁的蹲饑虎和殘廢的僧侶在拜廟中的廢鐘來象征著歲月流轉中的荒蕪和殘破,表達了歲月對物事的沖擊和變遷。
最后一句“追呼亦肯到,何處勸為農”,通過詢問何處勸人務農的聲音,表達了對現實社會忙碌生活的反思,并呼喚追求真實本質和平淡生活的意愿。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了自然景色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反思,表達了對寧靜、平淡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雙劍瀠洄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jiàn jīn fā yàn jiāng cì xī xī
自劍津發燕江次西溪
shuāng jiàn yíng huí dì, lán yú shí wàn fēng.
雙劍瀠洄地,籃輿十萬峰。
yún zhēng qiáo shàng wū, shuǐ wǔ shí biān chūn.
云爭橋上屋,水舞石邊春。
pò bì dūn jī hǔ, cán sēng bài fèi zhōng.
破壁蹲饑虎,殘僧拜廢鐘。
zhuī hū yì kěn dào, hé chǔ quàn wèi nóng?
追呼亦肯到,何處勸為農?
“雙劍瀠洄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