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月為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借月為光”全詩
雖緣草成質,不借月為光。
解識幽人意,請今聊處囊。
君看落空闊,何異大星芒。
《螢火》趙執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螢火》是清代趙執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和雨還穿戶,
經風忽過墻。
雖緣草成質,
不借月為光。
解識幽人意,
請今聊處囊。
君看落空闊,
何異大星芒。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螢火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于虛幻、短暫的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悟。詩中的螢火被賦予了特殊的象征意義,與自然界中的雨、風、月相互呼應,傳遞出一種對于世俗和虛幻之美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螢火的特點和行為,展現了其獨特的生命力和美感。詩中的螢火穿過雨水滋潤的窗戶,經過墻壁被風吹拂,雖然它的光亮來自于草木的本質,卻并不借助月亮的光芒。這種虛幻而短暫的存在使詩人產生了對于幽靜之人心思的解讀的興趣,詩人請求這些幽靜之人與他一同分享心中的感悟和思考。最后兩句則以落空的廣袤景象來比喻這些幽靜之人的高潔和卓越,將他們與大而明亮的星芒相比,展現出一種超越常人的光彩。
整首詩詞通過對螢火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短暫而虛幻之美的思考和贊美,以及對于幽靜之人內心世界的向往和解讀。它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對于自然界的感悟,同時也傳遞出對于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對于高尚人格的贊美。
“不借月為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ng huǒ
螢火
hé yǔ hái chuān hù, jīng fēng hū guò qiáng.
和雨還穿戶,經風忽過墻。
suī yuán cǎo chéng zhì, bù jiè yuè wèi guāng.
雖緣草成質,不借月為光。
jiě shí yōu rén yì, qǐng jīn liáo chù náng.
解識幽人意,請今聊處囊。
jūn kàn luò kōng kuò, hé yì dà xīng máng.
君看落空闊,何異大星芒。
“不借月為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