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排場與眾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是排場與眾殊”全詩
今人不講源頭水,只問支流派是誰。
涂脂傳粉畫長眉,按拍循腔疾復遲。
學過邯鄲多少步,可憐挨戶賣歌兒。
心源探到古人初,征實翻空總自如。
好把臭皮囊洗凈,神仙樓閣在高虛。
豫章出地勢輪囷,細草孤花亦可人。
獨有五通仙杜老,各還命脈各精神。
學韓學杜學髯蘇,自是排場與眾殊。
若使自家無曲子,等閑鐃鼓與笙芋。
池塘春草妙難尋,泥落空梁苦用心。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絲豪竹在知音。
文章妙絕有邱遲,一紙書中百首詩。
正在將軍旗鼓處,忽然花雜草長時。
讀書萬卷真須破,念佛千聲好是空。
多少英雄齊下淚,一生纏死筆頭中。
作者簡介(宋湘)

宋湘(1757~1826)字煥襄,號芷灣,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清代中葉著名的詩人、書法家、教育家,政聲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貧寒,受家庭影響勤奮讀書,年輕時便在詩及楹聯創作中展露頭角,被稱為“嶺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傳》中稱“粵詩惟湘為巨”。
《說詩八首》宋湘 翻譯、賞析和詩意
現在人不講源頭水,只問支演變是誰。
涂脂傳粉畫長眉,按拍沿腔疾病再慢。
學過邯鄲多少步,可憐挨家挨戶賣歌兒。
心源探到古代人開始,實證翻空總自如。
喜歡把臭皮囊洗干凈,神仙樓閣在高空。
豫章出地形輪囷,細草我花也可以人。
只有五通仙杜老,各回各精神命脈。
學習韓國學杜學髯蘇,從這排場與眾不同。
如果從家里沒有曲子,等閑鐃鼓和笙芋頭。
池塘春草美妙難以尋,泥落空梁苦用心。
如果比大江流日夜,哀絲豪竹在知音。
文章絕妙有邱遲,一紙書中幾百首詩。
正在將軍旗鼓地,忽然花雜草長時。
讀書萬卷真需要打破,念佛號千聲好是空。
多少英雄齊下眼淚,一生纏死筆頭中。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自是排場與眾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ō shī bā shǒu
說詩八首
sān bǎi shī rén qǐ yǒu shī, dōu chéng jué chàng qìn xīn pí.
三百詩人豈有詩,都成絕唱沁心脾。
jīn rén bù jiǎng yuán tóu shuǐ, zhǐ wèn zhī liú pài shì shuí.
今人不講源頭水,只問支流派是誰。
tú zhī chuán fěn huà cháng méi, àn pāi xún qiāng jí fù chí.
涂脂傳粉畫長眉,按拍循腔疾復遲。
xué guò hán dān duō shǎo bù, kě lián āi hù mài gē ér.
學過邯鄲多少步,可憐挨戶賣歌兒。
xīn yuán tàn dào gǔ rén chū, zhēng shí fān kōng zǒng zì rú.
心源探到古人初,征實翻空總自如。
hǎo bǎ chòu pí náng xǐ jìng, shén xiān lóu gé zài gāo xū.
好把臭皮囊洗凈,神仙樓閣在高虛。
yù zhāng chū dì shì lún qūn, xì cǎo gū huā yì kě rén.
豫章出地勢輪囷,細草孤花亦可人。
dú yǒu wǔ tòng xiān dù lǎo, gè hái mìng mài gè jīng shén.
獨有五通仙杜老,各還命脈各精神。
xué hán xué dù xué rán sū, zì shì pái chǎng yǔ zhòng shū.
學韓學杜學髯蘇,自是排場與眾殊。
ruò shǐ zì jiā wú qǔ zi, děng xián náo gǔ yǔ shēng yù.
若使自家無曲子,等閑鐃鼓與笙芋。
chí táng chūn cǎo miào nán xún, ní luò kōng liáng kǔ yòng xīn.
池塘春草妙難尋,泥落空梁苦用心。
ruò bǐ dà jiāng liú rì yè, āi sī háo zhú zài zhī yīn.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絲豪竹在知音。
wén zhāng miào jué yǒu qiū chí, yī zhǐ shū zhōng bǎi shǒu shī.
文章妙絕有邱遲,一紙書中百首詩。
zhèng zài jiāng jūn qí gǔ chù, hū rán huā zá cǎo zhǎng shí.
正在將軍旗鼓處,忽然花雜草長時。
dú shū wàn juǎn zhēn xū pò, niàn fó qiān shēng hǎo shì kōng.
讀書萬卷真須破,念佛千聲好是空。
duō shǎo yīng xióng qí xià lèi, yī shēng chán sǐ bǐ tóu zhōng.
多少英雄齊下淚,一生纏死筆頭中。
“自是排場與眾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