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夢醒聽絡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樣夢醒聽絡緯”全詩
一樣夢醒聽絡緯,今宵江北昨江南。
作者簡介(黃景仁)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安慶客舍》黃景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安慶客舍》是清代黃景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斜東壁影虛龕,
枕簟清秋夢正酣。
一樣夢醒聽絡緯,
今宵江北昨江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旅途中的客舍,在安慶的夜晚。月亮斜照在東墻上,形成了虛幻的光影。躺在床上的人在寧靜的秋夜中沉浸在夢鄉之中。當從夢中醒來時,能夠聽到織布機的聲音,這使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身處江北,而昨天還在江南。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精確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安慶客舍的一夜情景。詩中運用了意象的對比和變化,展示了旅途中的離散感和時空的錯覺。
首先,詩人以月亮斜照東墻為背景,將月光的傾斜和墻影的虛幻映射為詩人心境的變幻和不穩定。這種瞬間的景象增強了整首詩的意境,傳達了旅途中的孤獨和無常感。
其次,詩人描述了在清秋的安慶客舍中,他夢中的情景。在寧靜的夜晚,他沉浸在夢境之中,與現實世界產生了明顯的對比。這種對比突出了夢境的虛幻和詩人逃避現實的渴望。
最后,詩人用織布機的聲音作為提示,使他從夢中蘇醒。這種聲音的突然出現,將詩人帶回了現實世界。通過對聲音的感知,詩人意識到自己已經身處江北,而昨天還在江南。這種時空的錯覺和轉變表達了旅途中的流離失所感和時間的不可逆轉。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展示了旅途中的離散感和時空的錯覺。詩人以簡潔而精準的語言,創造出一種迷離而富有詩意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獨和不安。
“一樣夢醒聽絡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n qìng kè shè
安慶客舍
yuè xié dōng bì yǐng xū kān, zhěn diàn qīng qiū mèng zhèng hān.
月斜東壁影虛龕,枕簟清秋夢正酣。
yí yàng mèng xǐng tīng luò wěi, jīn xiāo jiāng běi zuó jiāng nán.
一樣夢醒聽絡緯,今宵江北昨江南。
“一樣夢醒聽絡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