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綠楊千樹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是綠楊千樹好”全詩
曾是綠楊千樹好,只今明月一分無。
穹商日夜荒歌舞,樂歲東南困轉輪。
道誼既經功利重,臨風還憶董江都。
分類: 古詩三百首
《揚州城樓》陳沆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揚州城樓》是清代陳沆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濤聲寒泊一城孤,
萬瓦霜中聽雁呼。
曾是綠楊千樹好,
只今明月一分無。
穹商日夜荒歌舞,
樂歲東南困轉輪。
道誼既經功利重,
臨風還憶董江都。
中文譯文:
海浪聲在冷涼中泊舟,
孤立著一個城池。
萬家屋頂上霜凝,
聽到雁兒呼喚。
曾經這里有綠楊成蔭,
無數樹木郁郁蔥蔥。
如今只剩明月獨自升起,
城中一片寂靜無聲。
市場荒涼,日夜無人歌舞,
歡樂的歲月已轉瞬消逝。
道義已被功利所取代,
在風中回憶起董江都的往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揚州城樓的凄涼景象和滄桑變遷。詩中的城池孤立,海浪聲寒冷,城中萬家屋頂上的霜凝,形象地表達了城樓的寂寞和荒涼之感。曾經郁郁蔥蔥的綠楊樹下,如今只剩下孤獨的明月,反映了歲月的無情和城市的變遷。
詩中提到的穹商日夜荒歌舞,揭示了過去繁榮歡樂的景象已經消失,東南地區的樂歲也被困頓的命運所束縛,轉輪難轉。這里所指的穹商可能指的是揚州繁華的商業區。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功利社會的思考。道義已經被功利取代,作者在回憶起董江都時,感嘆社會的變遷和道義的流失。
整首詩通過對揚州城樓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社會變遷的感慨。寂寞凄涼的城池和消逝的繁華,都成為了詩人對人世滄桑的思考和回憶的媒介。
“曾是綠楊千樹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zhōu chéng lóu
揚州城樓
tāo shēng hán pō yī chéng gū, wàn wǎ shuāng zhōng tīng yàn hū.
濤聲寒泊一城孤,萬瓦霜中聽雁呼。
céng shì lǜ yáng qiān shù hǎo, zhǐ jīn míng yuè yī fēn wú.
曾是綠楊千樹好,只今明月一分無。
qióng shāng rì yè huāng gē wǔ, lè suì dōng nán kùn zhuàn lún.
穹商日夜荒歌舞,樂歲東南困轉輪。
dào yì jì jīng gōng lì zhòng, lín fēng hái yì dǒng jiāng dū.
道誼既經功利重,臨風還憶董江都。
“曾是綠楊千樹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