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冥鴻蹤跡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日冥鴻蹤跡遂”全詩
秋氣不驚堂內燕,夕陽還戀路旁鴉。
東鄰嫠老難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鴻蹤跡遂,美人經卷葬年華。
作者簡介(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逆旅題壁,次周伯恬原韻》龔自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逆旅題壁,次周伯恬原韻
名場閱歷莽無涯,
心史縱橫自一家。
秋氣不驚堂內燕,
夕陽還戀路旁鴉。
東鄰嫠老難為妾,
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鴻蹤跡遂,
美人經卷葬年華。
中文譯文:
逆旅題壁,采用了周伯恬的韻腳。
名場閱歷莽無涯,
心史縱橫自一家。
秋氣不驚堂內燕,
夕陽還戀路旁鴉。
東鄰嫠老難為妾,
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鴻蹤跡遂,
美人經卷葬年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清代文學家龔自珍創作的,他是晚清詩人中著名的愛國詩人之一。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逆境旅途中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兩句,"名場閱歷莽無涯,心史縱橫自一家",表達了詩人在長期的旅途中所經歷的各種人事物的感慨。他的心靈歷程和經歷都是獨特而豐富的。
接下來的兩句,"秋氣不驚堂內燕,夕陽還戀路旁鴉",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象,展現了詩人離家漂泊的心情。堂內的燕子不受秋風的驚擾,而夕陽卻依依不舍地停留在路旁,這種景象與詩人離鄉背井的境遇產生了共鳴。
接著的兩句,"東鄰嫠老難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表達了詩人對于東鄰的嫠婦和古木的感嘆。東鄰的嫠婦年老孤獨,難以再為人妻,而古木雖然根深蒂固,但并不像花朵一樣美麗。這些形象都暗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不如意。
最后兩句,"何日冥鴻蹤跡遂,美人經卷葬年華",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期待和追求。他希望能有一天消失不見,像冥鴻那樣遁去,而美人則成為經卷,將自己的青春歲月埋葬。
整首詩以清新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逆境旅途中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他通過對自然景象和人事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命運的抱怨和對理想的追求,體現了詩人的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這首詩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展示了龔自珍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情感表達能力。
“何日冥鴻蹤跡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ì lǚ tí bì, cì zhōu bó tián yuán yùn
逆旅題壁,次周伯恬原韻
míng chǎng yuè lì mǎng wú yá, xīn shǐ zòng héng zì yī jiā.
名場閱歷莽無涯,心史縱橫自一家。
qiū qì bù jīng táng nèi yàn, xī yáng hái liàn lù páng yā.
秋氣不驚堂內燕,夕陽還戀路旁鴉。
dōng lín lí lǎo nán wéi qiè, gǔ mù gēn shēn bù shì huā.
東鄰嫠老難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hé rì míng hóng zōng jī suì, měi rén jīng juàn zàng nián huá.
何日冥鴻蹤跡遂,美人經卷葬年華。
“何日冥鴻蹤跡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