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秧歌競插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處處秧歌競插田”全詩
羸馬未須愁遠道,桃花紅欲上吟鞭。
作者簡介(蘇曼殊)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中山)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艷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
《淀江道中口占》蘇曼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淀江道中口占》是清代詩人蘇曼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村隱隱起微煙,
處處秧歌競插田。
羸馬未須愁遠道,
桃花紅欲上吟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淀江道中的景象。孤村的炊煙隱隱升起,各個地方都有人們載歌載舞地插秧田。即使是瘦弱的馬兒,也不必擔心長途旅途,桃花盛開的時候,紅艷欲滴,鞭聲催促著人們上路。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鄉村田園景色,展示了一幅生機勃勃、歡樂的場景。孤村升起微弱的炊煙,暗示著人們的生活安寧祥和。田間地頭秧歌舞蹈的場景則表達了農民們辛勤耕作的熱情和努力。即使是瘦弱的馬兒,也不需要擔心長途奔波,因為春天的桃花盛開,鞭聲催促,預示著春耕的開始。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農村的喜悅場景,給人以愉悅和振奮的感受。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農民勞動和豐收的贊美之情。
“處處秧歌競插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àn jiāng dào zhōng kǒu zhàn
淀江道中口占
gū cūn yǐn yǐn qǐ wēi yān, chǔ chù yāng gē jìng chā tián.
孤村隱隱起微煙,處處秧歌競插田。
léi mǎ wèi xū chóu yuǎn dào, táo huā hóng yù shàng yín biān.
羸馬未須愁遠道,桃花紅欲上吟鞭。
“處處秧歌競插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