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讀先生正氣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起讀先生正氣歌”全詩
盲風晦雨凄其夜,起讀先生正氣歌。
作者簡介(柳亞子)

柳亞子(1887—1958),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北厙鎮人,出生于大勝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創辦并主持南社。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上海通志館館長。“四·一二”政變后,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柳亞子曾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題張蒼水集》柳亞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張蒼水集》是清代柳亞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望中原涕淚多,
胡塵慘淡漢山河。
盲風晦雨凄其夜,
起讀先生正氣歌。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當時社會動蕩和國家沉浸在戰亂中的憂慮和思考。柳亞子遠望著中原地區,他的眼中充滿了淚水,因為他看到了胡人的侵擾和漢族的山河失色。他在黑暗的夜晚聽到了風聲和雨聲,感受到了一種凄涼的氛圍。然而,他也想起了先生們所倡導的正氣和高尚品德,于是他振作起來,用詩歌歌頌先生們的精神和正義之聲。
賞析:
這首詩詞以悲壯的筆調描繪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痛苦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北望中原是指作者目光朝向中原地區,眼淚多是他由衷的悲傷之情。胡塵慘淡漢山河,揭示了戰亂帶來的災難和破壞,以及中原地區遭受的苦難。盲風晦雨凄其夜,通過描繪黑暗的夜晚、風聲和雨聲,進一步加強了詩中的凄涼氛圍。然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回憶起先賢們的高尚品德和正義之聲,使他重新振作起來,以詩歌表達對他們的敬仰和歌頌。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時局的憂慮和對先賢們的敬仰。柳亞子以個人的感受和情緒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困境,同時表達了對于正義和高尚品德的向往。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味,讓人們對社會現實進行反思。作者的情感表達深情而激烈,語言簡練卻意蘊豐富,使讀者對歷史和社會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起讀先生正氣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āng cāng shuǐ jí
題張蒼水集
běi wàng zhōng yuán tì lèi duō, hú chén cǎn dàn hàn shān hé.
北望中原涕淚多,胡塵慘淡漢山河。
máng fēng huì yǔ qī qí yè, qǐ dú xiān shēng zhèng qì gē.
盲風晦雨凄其夜,起讀先生正氣歌。
“起讀先生正氣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