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風雨瀟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雞鳴風雨瀟瀟”全詩
啼鵑迸淚,落花飄恨,斷魂飛繞。
月暗云霄,星沈煙水,角聲清裊。
問登樓王粲,鏡中白發,今宵又添多少。
極目鄉關何處,渺青山髻螺低小。
幾回好夢,隨風歸去,被渠遮了。
寶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鴻天杪。
但侵階莎草,滿庭綠樹,不知昏曉。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水龍吟》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龍吟·雞鳴風雨瀟》是明代劉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
在風雨交加的晨曦里,雞鳴聲響徹云霄,但我卻感到自己微不足道,無法在天地間留下任何痕跡。
啼鵑迸淚,落花飄恨,斷魂飛繞。
哀鳥啼鳴,淚水涌出,落花隨風飄舞,縈繞著斷絕的思念。
月暗云霄,星沉煙水,角聲清裊。
月色黯淡,星辰隱沒在煙雨之中,角聲清脆悠揚。
問登樓王粲,鏡中白發,今宵又添多少。
詢問登上樓閣的文人王粲,鏡中的白發歲月已增添了多少。
極目鄉關何處,渺青山髻螺低小。
遠眺鄉關在何方,遙望著青山,頭上的發髻像螺旋般低垂。
幾回好夢,隨風歸去,被渠遮了。
多少次美好的夢境,隨風而去,被現實的溝渠所阻隔。
寶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鴻天杪。
寶瑟的琴弦僵硬,玉笙的音調冷冽,黑鴻鳥飛至天際。
但侵階莎草,滿庭綠樹,不知昏曉。
但是階前的莎草仍然茂盛,庭院中充滿了翠綠之色,不知道天色已是黃昏或者拂曉。
這首詩詞以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寂寥悲涼的景象,以表現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在風雨交加的天地之間,作者感到自己微不足道,無法在世間留下痕跡。詩中通過描繪鳥鳴、落花、月色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無法實現的愿望的悲傷之情。同時,詩中還隱含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命運的反思,以及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思考。整首詩以意境優美、音韻悠揚的語言,展現了明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對人生的深沉思索。
“雞鳴風雨瀟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lóng yín
水龍吟
jī míng fēng yǔ xiāo xiāo, cè shēn tiān dì wú liú biǎo.
雞鳴風雨瀟瀟,側身天地無劉表。
tí juān bèng lèi, luò huā piāo hèn, duàn hún fēi rào.
啼鵑迸淚,落花飄恨,斷魂飛繞。
yuè àn yún xiāo, xīng shěn yān shuǐ, jiǎo shēng qīng niǎo.
月暗云霄,星沈煙水,角聲清裊。
wèn dēng lóu wáng càn, jìng zhōng bái fà, jīn xiāo yòu tiān duō shǎo.
問登樓王粲,鏡中白發,今宵又添多少。
jí mù xiāng guān hé chǔ, miǎo qīng shān jì luó dī xiǎo.
極目鄉關何處,渺青山髻螺低小。
jǐ huí hǎo mèng, suí fēng guī qù, bèi qú zhē le.
幾回好夢,隨風歸去,被渠遮了。
bǎo sè xián jiāng, yù shēng zhǐ lěng, míng hóng tiān miǎo.
寶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鴻天杪。
dàn qīn jiē suō cǎo, mǎn tíng lǜ shù, bù zhī hūn xiǎo.
但侵階莎草,滿庭綠樹,不知昏曉。
“雞鳴風雨瀟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