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放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桃放了”全詩
一片野風吹草,草背白煙飛。
頹墻左側,小桃放了,沒個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記得,三五年時。
是何人。
挑將竹淚,黏上空枝。
請試低頭,影兒憔悴浸春池。
此間深處,是伊歸路,莫惹相思。
作者簡介(黃景仁)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后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丑奴兒慢》黃景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丑奴兒慢·春日》是清代詩人黃景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每天都登上樓閣,一天換一番春色。
像卷軸一樣,像流水一樣的春天,
誰說來得晚了呢?
一陣野風吹過草地,草背上飄起了白煙。
頹墻的左側,小桃花開了,沒有人知道。
徘徊在花下,清楚地記得,
三五年前的時光,是誰的身影?
撥動竹篾制成的淚珠,粘在空枝上。
請試著低頭,映在湖水中的影子憔悴消磨。
這個深處的地方,是她的回家的路,
不要招惹相思之情。
詩意和賞析:
《丑奴兒慢·春日》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事物變遷的感慨和思索。詩中以日日登樓、一日換一番春色的描寫方式,展示了春天景色的多變和流動性,強調了時間的飛逝和生命的短暫。詩人以草地、野風、白煙、頹墻、小桃花等意象描繪出春天的細膩和生機,同時也暗示了事物的脆弱和易逝。在花下徘徊時,詩人回憶起三五年前的時光,思念著一個人,而這個人的身份卻成為了謎團。詩末以竹淚和憔悴的影子勾勒出內心的傷感和憂思,表達了對相思之情的警示和告誡。
整首詩以淺婉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情感,將春天的景色與情感相結合,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愛情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詩人展現了對生命短暫和愛情的珍視,以及對世事變遷和人事冷暖的體悟。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小桃放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ǒu nú ér màn
丑奴兒慢
rì rì dēng lóu, yī rì huàn yī fān chūn sè, zhě shì juǎn rú liú chūn rì, shuí dào chí chí?
日日登樓,一日換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誰道遲遲?
yī piàn yě fēng chuī cǎo, cǎo bèi bái yān fēi.
一片野風吹草,草背白煙飛。
tuí qiáng zuǒ cè, xiǎo táo fàng le, méi gè rén zhī.
頹墻左側,小桃放了,沒個人知。
pái huái huā xià, fēn míng jì de, sān wǔ nián shí.
徘徊花下,分明記得,三五年時。
shì hé rén.
是何人。
tiāo jiāng zhú lèi, nián shàng kōng zhī.
挑將竹淚,黏上空枝。
qǐng shì dī tóu, yǐng r qiáo cuì jìn chūn chí.
請試低頭,影兒憔悴浸春池。
cǐ jiān shēn chù, shì yī guī lù, mò rě xiāng sī.
此間深處,是伊歸路,莫惹相思。
“小桃放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