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低唱我吹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紅低唱我吹簫”出自宋代姜夔的《過垂虹》,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xiǎo hóng dī chàng wǒ chuī xiāo,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小紅低唱我吹簫”全詩
《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作者簡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游。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過垂虹注釋
垂虹:吳江縣一座著名的橋。范成大《吳郡志·橋梁》:“利往橋,即吳江長橋也。慶歷八年(1048),縣尉王廷堅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并以名橋。”王象之《輿地紀勝》: “垂虹本名利往,前臨縣區,橫絕松陵,湖光海氣,蕩漾一色,乃三吳之絕景。”《硯北雜志》引此,“作”作“琢”。按“自作新詞”,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松陵:吳江縣的別稱。陳沂《南畿志》:“吳江本吳縣之松陵鎮,后析置吳江縣。”
十四橋:泛指許多橋。全句謂回頭張望,煙波縹緲,已經走過了許多路。
過垂虹賞析
此詩與《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同為南行船上所作,句清敲玉,搖曳有致,如歌如畫,情韻豐贍。在低徊的簫聲中穿過的一座座畫橋,漸漸地消失在縹緲的煙波之中,意猶未盡。其自作新詞《暗香》寫的是自己身世飄零之恨和傷離念遠之情,《疏影》則披露了作者對國家衰危的關切和感觸。(見《兩宋文學史》,程千帆、吳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而在冬夜的歸途中,在浩渺的湖面上,在一葉扁舟中,吹簫人暫時忘卻了煩惱,一種微微的喜悅溢上心頭。此詩一、二句輕快,三、四句語調低緩而不哀,其個中的微情妙韻須于畫外余音去深味。“小紅低唱我吹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chuí hóng
過垂虹
zì zuò xīn cí yùn zuì jiāo, xiǎo hóng dī chàng wǒ chuī xiāo.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qū zhōng guò jǐn sōng líng lù, huí shǒu yān bō shí sì qiáo.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小紅低唱我吹簫”平仄韻腳
拼音:xiǎo hóng dī chàng wǒ chuī xiāo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小紅低唱我吹簫”的相關詩句
“小紅低唱我吹簫”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小紅低唱我吹簫”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小紅低唱我吹簫”出自姜夔的 《過垂虹》,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