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積水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前程積水中”全詩
月明臨夏口,山晚望巴東。
故節辭江郡,寒笳發渚宮。
漢川風景好,遙羨逐羊公。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
盛府南門寄,前程積水中。
月明臨夏口,山晚望巴東。
故節辭江郡,寒笳發渚宮。
漢川風景好,遙羨逐羊公。
中文譯文:
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
在盛府的南門送行,前方的路上積水連綿。
月亮明亮照耀夏口,山巒在晚霞里望見巴東。
離開江郡,離開故鄉的花節,涼風吹響笳聲在渚宮。
漢川的風景多么美好,我在遠方羨慕著你,像逐羊公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送別裴使君去荊南擔任行軍司馬的詩。整首詩以描寫送別為主題,通過景物描寫和對行程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裴使君的送別之情和對其前程的祝愿。
詩的開頭“盛府南門寄,前程積水中。”描繪了豪雨之后的道路泛濫,這一景象象征著裴使君即將踏上的艱難的旅途。接著,詩人通過“月明臨夏口,山晚望巴東。”描寫出月亮的明亮和晚霞的美景,與前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行軍途中的艱辛和不確定性。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裴使君的摯友的別離之情。“故節辭江郡,寒笳發渚宮。”說的是裴使君離別江郡的舊時風俗,對比著江郡的冬日笳聲,詩人以此表達了對裴使君離別故土的感傷。
最后兩句以“漢川風景好,遙羨逐羊公。”結束,說明了詩人對裴使君前程的艷羨。漢川地區風光秀麗,而“逐羊公”是指楊大眼,他在四川任職期間將自己的駿馬養了何駕牛,盡顯華貴之氣,表達了詩人對裴使君較高地位和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充分表達了詩人對裴使君的思念、祝福和向往之情,情感沉郁而深沉。此詩以明忠臣遠行為背景,折射出作者自己的遭遇和對逝去唐朝的思念之情,是一首既抒發個人情感又折射時代變遷的佳作。
“前程積水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shǐ jūn fù jīng nán chōng xíng jūn sī mǎ
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
shèng fǔ nán mén jì, qián chéng jī shuǐ zhōng.
盛府南門寄,前程積水中。
yuè míng lín xià kǒu, shān wǎn wàng bā dōng.
月明臨夏口,山晚望巴東。
gù jié cí jiāng jùn, hán jiā fā zhǔ gōng.
故節辭江郡,寒笳發渚宮。
hàn chuān fēng jǐng hǎo, yáo xiàn zhú yáng gōng.
漢川風景好,遙羨逐羊公。
“前程積水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