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塞雁高飛人未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塞雁高飛人未還”出自五代李煜的《長相思》,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āi yàn gāo fēi rén wèi hái,詩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塞雁高飛人未還”全詩

    《長相思》
    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作者簡介(李煜)

    李煜頭像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后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長相思·一重山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是那么遠,天是那么高,煙云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
    菊花開了又落了,日子一天天過去。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悠悠明月照在簾子上,隨風飄飄然。

    注釋
    (1)《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多寫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調有幾種不同格體,俱為雙調,此詞為三十六字體。
    (2)重:量詞。層,道。
    (3)煙水:霧氣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嶺南尋弟》中有“蒼梧白云遠,煙水洞庭深。”詩句。
    (4)楓葉:楓樹葉。楓,落葉喬木,春季開花,葉子掌狀三裂。其葉經秋季而變為紅色,因此稱“丹楓”。古代詩文中常用楓葉形容秋色。丹:紅色。
    (5)塞雁:塞外的鴻雁,也作“塞鴻”。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來,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對遠離故鄉的親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贈江客》中有詩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鴻聲急欲霜天。”
    (6)簾:帷帳,簾幕。
    (7)風月:風聲月色。

    長相思·一重山鑒賞

      《長相思·一重山》這首小令,《新刻注釋草堂詩余評林》在詞調下題作“秋怨”。這“秋怨”,便是統貫全詞的抒情中心。雖然通篇未曾出現“秋”、“怨”字眼,但仔細吟誦一遍,便會覺得“秋怨”二字確實最為簡潔、準確地概括了本詞的旨意。 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里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上片寫她望中所見之景。那遠行在外的征人而今身處何方呢?他是否正跋涉在返鄉的路上呢?懷著這種焦迫不安的心情,她不時地企足遙望,希望能夠有所發現。可是,進入視野的除了重重疊疊的山嶺峰巒外,還有的就是遼闊高遠的青冥和天際處的迷離煙水了。第三句描寫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圖,層次極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遠天高煙水寒”,是遠景。這一切都是跟著思婦眺望目光的由近及遠漸次展開的。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名作《長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寫主人公越山過水,漸去漸遠,很可能是受了該詞的啟發。需注意的是,“煙水寒”的“寒”,并非僅僅用來形容“煙水”,而且還曲折傳出了思婦的心理感覺。正因為久望不見,更添哀傷,心頭才滋生了寒意。如此,則目中所見,自然皆帶寒意了。上片結句說她“望盡天涯路”而無所得,便收束眼光,不經意地掃視周遭景物,瞥見不遠處有楓葉如火,灼人眼目。這使她猛然想起:時令又到了丹楓滿山的秋天,自己經年累月的相思之情何日才能了結啊?“相思”一詞的出現,使得詞旨豁然顯現。

      下片便順著“相思”折入,著重刻畫她的心理活動,寫她思中所念之事。“菊花開,菊花殘”,用短促、相同的句式,點出時間流逝之速,暗示了她相思日久,怨愁更多。緊連著的“塞雁高飛人未還”,可視為她的直接抒情,也可以看作她在觸景生情。塞外大雁尚且知道逢秋南歸,那飄泊在外的游子為什么還見不到他的蹤影呢?用雁知“歸”來反襯人不知“還”,就更深一層地表現出了她的內心怨苦。怨恨盡可以怨恨,但它畢竟是產生于“相思”基礎上的,如今良人未還,說不定他碰上了什么意外,或是在路途上染上了風疾。這些想法涌上心頭,使得女主人公在怨恨之余,又深深地為他擔憂起來了。“一簾風月閑”,刻畫出了思婦由于離人不歸,對簾外風晨月夕的美好景致無意賞玩的心境。柳永《雨霖鈴》詞寫一對戀人分別后的意緒說:“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含意正與此同。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句句寫思婦“秋怨”,“秋怨”二字卻深藏不露。對思婦的外貌、形象、神態、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側重于表現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現其胸中之情,用筆極其空靈。李煜詞的語言錘煉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單純明凈、簡潔準確的語言生動地再現物象,展示意境。這個特點在該詞里也有鮮明的體現,象“山遠天高煙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豐富,立體感強,境界闊遠,并且景中蘊情,耐人尋味。對這首詞,前人評價頗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說為精當:“此詞以輕淡之筆,寫深秋風物,而兼葭懷遠之思,低回不盡,節短而格高,五代詞之本色也。”(《南唐二主詞輯述評》)

    長相思·一重山創作背景

      《長相思·一重山》是李煜前期作品。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這個時期的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但其仍有一些抒發悲愁情緒的作品,沒有后期復雜的情感,只是通過寫詞即興抒發內心的情感,《長相思·一重山》便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塞雁高飛人未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ǎng xiàng sī
    長相思

    yī chóng shān, liǎng chóng shān.
    一重山,兩重山。
    shān yuǎn tiān gāo yān shuǐ hán, xiāng sī fēng yè dān.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jú huā kāi, jú huā cán.
    菊花開,菊花殘。
    sāi yàn gāo fēi rén wèi hái, yī lián fēng yuè xián.
    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塞雁高飛人未還”平仄韻腳

    拼音:sāi yàn gāo fēi rén wèi hái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塞雁高飛人未還”的相關詩句

    “塞雁高飛人未還”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塞雁高飛人未還”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塞雁高飛人未還”出自李煜的 《長相思·一重山》,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