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將安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將安之”全詩
梟曰:“我將東徙。
”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
以故東徙。
”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
作者簡介(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屬江蘇徐州)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梟逢鳩/梟將東徙翻譯及注釋
翻譯
一天,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將要到哪兒去?”
貓頭鷹說:“我將要向東遷移。”
斑鳩問:“是什么原因呢?”
貓頭鷹說:“村里人都討厭我的叫聲,所以我要向東遷移。”
斑鳩說:“如果你能改變叫聲,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變叫聲,那么即使你向東遷移,那里的人照樣會討厭你的叫聲。”
注釋
梟(xiāo):又稱鵂鹠(xiū liú),一種兇猛的鳥,貓頭鷹。
逢:遇見,遇到。
鳩(jiū):斑鳩、雉鳩等的統稱,形似鴿子。
子將安之:您打算到哪里(安家)。
子,古代對對方的尊稱,表示“您”。
將,打算、準備。
安,哪里。 之,到。 安之,即“之安”,去哪兒。
東徙(xǐ):向東邊搬遷。 徙,搬遷。
何故:什么原因。 故,原因。
鄉人皆惡(wù)我鳴:鄉里人都討厭我的叫聲。 皆,都。 惡,厭惡。 我,這里指代貓頭鷹。
以故:因此。 以,因為。 故,原因,緣故。
更(gēng):改變。
猶(yóu):仍舊,還。
梟逢鳩/梟將東徙寓意
本則寓言的寓意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種是站在斑鳩的立場上看問題:在一個環境中若得不到認可,就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或缺點,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視自己的缺點并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與肯定。另一種是我們站在梟的立場上看問題,梟不是逃避,而是遵循自然去找一個合適自己的新家。梟逢鳩/梟將東徙說明
傳說中的一種不吉祥的鳥。因其鳴聲多在夜半時分,而且叫聲凄厲,故而不受人們喜歡。梟意識到這一點于是決定搬家。可是斑鳩告訴它:除非它改變自己的叫聲,也就是改變它們的生活習性,否則不管搬到哪里,都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
"鳩"(Pigeon)鳥類的通稱,約300多種。鳩通常是指該科中體型較小而尾長的成員。為熱帶森林中羽色鮮艷的食果鳥類和溫熱帶地區的食種子鳥類。這些鳥類為晚成性,親鳥會分泌鴿乳哺育雛鳥,這在鳥類種也是獨特的現象。分布廣泛,除兩極外幾乎都能見到,鳩成員之間體型差異也不小。
“子將安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féng jiū xiāo jiāng dōng xǐ
梟逢鳩/梟將東徙
jiū yuē:" zǐ jiāng ān zhī?"
鳩曰:“子將安之?”
xiāo yuē:" wǒ jiāng dōng xǐ.
梟曰:“我將東徙。
"
”
jiū yuē:" hé gù?"
鳩曰:“何故?”
xiāo yuē:" xiāng rén jiē è wǒ míng.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
yǐ gù dōng xǐ.
以故東徙。
"
”
jiū yuē:" zi néng gèng míng, kě yǐ bù néng gèng míng, dōng xǐ, yóu è zi zhī shēng.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
”
“子將安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