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遲白發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遲白發生”全詩
事直皇天在,歸遲白發生。
用材身復起,睹圣眼猶明。
離別寒江上,潺湲若有情。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賦得行字》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賦得行字》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描寫了穆諭德奉召往返于宮殿之間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詩意。
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九重宣室召,萬里建溪行。
事直皇天在,歸遲白發生。
用材身復起,睹圣眼猶明。
離別寒江上,潺湲若有情。
詩意主要圍繞著穆諭德奉召前往和歸來的過程展開。詩人以宏大的場景描繪,將穆諭德往返于宮殿的行動比喻為九重宣室的召喚和萬里建溪的行動。這兩個意象表達了穆諭德在皇天天命下,為國家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責任。
詩中提到了穆諭德的年事已高,白發甚多。這表達了穆諭德所經歷的歲月的長久,也突出了他在年老之際仍然保有著敬業之心。
通過用材自身,詩人表達了穆諭德對圣明的渴望。隱喻中,用材代指穆諭德,而圣明則代指皇帝的智慧和才干。穆諭德希望在服役期間能夠得到明君的垂青,因此他保持著對皇帝的忠誠,并渴望得到皇帝的賞識。
最后兩句表達了穆諭德的離別和回朝之際的感受。他是在寒江之上與自然告別,也是在那潺湲的江水中感受到了離愁之情。這種意象的運用通過自然景觀的寫照,表現了穆諭德內心深處隱藏的情感。
總而言之,《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賦得行字》通過描繪穆諭德忠誠的身姿和內心感受,傳達了對崇高職責的理解和對圣明才華的追求,同時也展示了劉長卿嫻熟的寫作技巧和詩篇的深意。
“歸遲白發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ān fèng sòng mù yù dé guī cháo, fù de xíng zì
新安奉送穆諭德歸朝,賦得行字
jiǔ zhòng xuān shì zhào, wàn lǐ jiàn xī xíng.
九重宣室召,萬里建溪行。
shì zhí huáng tiān zài, guī chí bái fà shēng.
事直皇天在,歸遲白發生。
yòng cái shēn fù qǐ, dǔ shèng yǎn yóu míng.
用材身復起,睹圣眼猶明。
lí bié hán jiāng shàng, chán yuán ruò yǒu qíng.
離別寒江上,潺湲若有情。
“歸遲白發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