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憐卻回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憐卻回首”全詩
遙看落日盡,獨向遠山遲。
故驛花臨道,荒村竹映籬。
誰憐卻回首,步步戀南枝。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晚次苦竹館,卻憶干越舊游》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次苦竹館,卻憶干越舊游
匹馬風塵色,千峰旦暮時
遙看落日盡,獨向遠山遲
故驛花臨道,荒村竹映籬
誰憐卻回首,步步戀南枝
中文譯文:
夜晚暫住在苦竹館里,卻又想起了在干越的舊游
我騎著疲憊的馬,塵土的顏色,千山萬嶺之間,朝夕的時分
遙望夕陽將盡,我獨自向遠山而去
故驛邊的花兒沿著道路盛開,荒村旁的竹子映照籬笆
誰會同情我不得不回頭望去,一步步執戀南邊的枝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夜晚住宿苦竹館時,忽然對干越的舊游產生回憶的場景。詩中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內心深情與孤獨的心境。
第一節描述了作者騎著疲憊的馬,身上沾滿塵土的情景,表現出旅途勞累的辛苦。第二節言狀了千山萬嶺之間的景色,旦暮之際的變化,形容了作者孤寂的旅途。第三節通過遙望夕陽將盡,獨自向遠山而去,表現出一種追尋夢想、堅定前進的意志與決心。第四節描繪了故驛邊的花朵和荒村旁的竹子,烘托出生活之中的清幽與詩意。最后一節表達了作者對干越的深深眷戀與回望之情,同時又帶有一絲無奈和傷感。
整首詩詞言簡意賅,用字恰到好處,情感真摯而有力,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辛勞與孤獨,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與留戀。同時,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為詩詞增添了一種寧靜而清新的意境。
“誰憐卻回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ì kǔ zhú guǎn, què yì gàn yuè jiù yóu
晚次苦竹館,卻憶干越舊游
pǐ mǎ fēng chén sè, qiān fēng dàn mù shí.
匹馬風塵色,千峰旦暮時。
yáo kàn luò rì jǐn, dú xiàng yuǎn shān chí.
遙看落日盡,獨向遠山遲。
gù yì huā lín dào, huāng cūn zhú yìng lí.
故驛花臨道,荒村竹映籬。
shuí lián què huí shǒu, bù bù liàn nán zhī.
誰憐卻回首,步步戀南枝。
“誰憐卻回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