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春草秋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萋萋春草秋綠”出自唐代王維的《田園樂七首·其四》,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qī qī chūn cǎo qiū lǜ,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萋萋春草秋綠”全詩
《田園樂七首·其四》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田園樂七首·其四翻譯及注釋
翻譯
茂盛的春草,在秋天還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綠色。高大挺直的松樹,夏季的樹蔭涼爽。
牛羊無需人們去驅趕,自己會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們天真爛漫,不認識達官顯貴。
注釋
①綠:全詩校:“一作碧。”
②落落:松高貌。孫綽《游天臺山賦》:“藉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松。”
“萋萋春草秋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yuán lè qī shǒu qí sì
田園樂七首·其四
qī qī chūn cǎo qiū lǜ, luò luò cháng sōng xià hán.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niú yáng zì guī cūn xiàng, tóng zhì bù shí yì guān.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萋萋春草秋綠”平仄韻腳
拼音:qī qī chūn cǎo qiū lǜ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萋萋春草秋綠”的相關詩句
“萋萋春草秋綠”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萋萋春草秋綠”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萋萋春草秋綠”出自王維的 《田園樂七首·其四》,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