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馬嘶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馬嘶風”全詩
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
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
塞垣樂,盡櫜鞬錦領,山西年少。
談笑。
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
圣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
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作者簡介(蔡挺)
蔡挺(1014-1079)字子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至直龍圖閣,知慶州,屢拒西夏犯邊。神宗即位,加天章閣待制,知渭州。治軍有方,甲兵整習,常若寇至。熙宋五年(1072),拜樞密副使,元豐二年卒,年六十六,謚敏肅。《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宋史》本傳稱挺“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詞曲,有‘玉關人老’之嘆”。魏泰《東軒筆錄》卷六稱其詞“盛傳都下”。
喜遷鶯·霜天秋曉鑒賞
這首《喜遷鶯》慷慨雄豪,是作者人品與詞品的絕妙象喻。《宋史》本傳說蔡挺“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詞曲,有‘玉關人老’之嘆”。
上片從平淡處入手,以邊塞秋景自然引起。此處的景物都是虛寫,旨渲染塞上所特有的荒寒寂寥。“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云衰草”三句,從靜態的方面來摹寫。邊塞秋曉,霜空無際,冷氣襲人。步出帳外,只見曉色中隱約可見的故壘和低壓的黃云下那隨風曳的枯草衰蓬。繼之而下的“漢馬嘶風,邊鴻叫月”兩句是從動態的方面著筆。通過“叫”字與“嘶”字對舉,把邊塞的風貌活生生地展示眼前。“隴上鐵衣寒早”一句,以“隴上”和“寒早”
與前面的秋景相應和,同時自然地以“鐵衣”二字引出戌邊上卒。因此,這之后便以“劍歌騎曲悲壯”直接敘寫守邊少年慷慨報國的豪情。“盡道君恩須報”一句順勢而下,豪俠之氣沖紙而出。而當時仁宗皇帝對戍邊士卒也能體恤。據《宋史·仁宗本紀》載:慶歷二年冬,詔恤將校陣亡,其妻女無依者養之宮中;四年六月,詔諸軍因戰傷廢停不能自存及死事之家孤老,月給米人三斗;五年三月,詔邊兵第賜緡錢。朝廷如此,將士們自然會舍生忘死加以報效,因此他們的情緒是積極向上的。于是,作者吟出“塞垣樂,盡橐鞬錦領,山西年少”這樣有激情、有氣勢的詞句。橐鞬是裝甲胄、弓箭的袋子,錦領指戰袍。這里是說衣甲鮮明的少年將士深覺從軍守邊之樂。因何特指山西?這是暗用《漢書·趙充國傳贊》“秦漢以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的成語。山西,指華山或太行山以西地區。上片由寫景到寫人,情緒則由低抑到高昂。
下片“談笑”二字須與“刁斗靜”相連理解,才能得其真意,這不是一般生活中的談笑,而是說從容鎮定之間就把邊事平定了。當然,就宋與西夏之間的當時局勢說,還只是做到了緊守邊關,保得邊境無事。“刁斗靜”是說夜間不必擊刁斗以警戒:“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也是這個意思。唐代邊塞烽火臺每夜放煙一炬,稱為“平安火”。這幾句一方面寫出了當時的大好形勢,另一方面對前面表現出來的昂揚士氣做了一個不露痕跡的補充收結。
“圣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這幾句是說朝廷采取守邊的策略,對化外之民,想用仁義去感化他們,不用武力去鎮壓,等待他們自己來歸順。這三句又為后面的兩句作好鋪墊。“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二句,一反前情,忽作悲愁之語。其實,這正是詞人“渭久,郁郁不自聊”的結果。由于作者后半生多窮荒邊塞,且多屬太平時期,因此,他自然會生出歲晚難歸、年華空逝的嘆息。
全詞以“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作結,對前面表露出的兩種不同情緒都起到了回應的作用。一方面,因為邊境平靜,使得少年壯士有此“金樽頻倒”的豪情。另一方面,這又是作者因歸去無望,暫且把酒自寬的情緒。
這首邊塞詞氣勢昂揚,因有作者經歷為本,其豪情則更為真切感人。
“漢馬嘶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qiān yīng
喜遷鶯
shuāng tiān qiū xiǎo, zhèng zǐ sāi gù lěi, huáng yún shuāi cǎo.
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云衰草。
hàn mǎ sī fēng, biān hóng jiào yuè, lǒng shàng tiě yī hán zǎo.
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
jiàn gē qí qū bēi zhuàng, jǐn dào jūn ēn xū bào.
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
sāi yuán lè, jǐn gāo jiān jǐn lǐng, shān xī nián shào.
塞垣樂,盡櫜鞬錦領,山西年少。
tán xiào.
談笑。
diāo dǒu jìng, fēng huǒ yī bǎ, shí sòng píng ān hào.
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
shèng zhǔ yōu biān, wēi huái xiá yuǎn, jiāo lǔ shàng kuān tiān tǎo.
圣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
suì huá xiàng wǎn chóu sī, shuí niàn yù guān rén lǎo? tài píng yě, qiě huān yú, mò xī jīn zūn pín dào.
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
“漢馬嘶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