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動湖光滟滟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船動湖光滟滟秋”全詩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作者簡介(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其詞今存20余首,見于《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跡見《歷代詩馀》。 今有王國維輯《檀欒子詞》一卷。
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翻譯及注釋
翻譯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蕩著小船來采蓮。她聽憑小船隨波漂流,原來是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姑娘沒來由地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少年拋擲過去。猛然覺得被人遠遠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注釋
⑴滟滟:水面閃光的樣子。
⑵舉棹:括號里的“舉棹”“年少”,均為和聲。
⑶年少:指少年男子。信船流:任船隨波逐流。
⑷無端:無故,沒來由。
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賞析
這首清新雋永的《采蓮子》,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風物人情畫,富有民歌風味。
“船動湖光滟滟秋。”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見。短短一句話,便勾勒出一幅極富詩情畫意的秋景圖,用船動時“湖光滟滟”來顯現秋色,足見作者構思之巧妙。在如此美麗的景色中發生的感情故事,也必定是浪漫而動人的。以景襯情,收到了良好的表達效果。
“貪看年少信船流。”通過“信船流”,交代船動的原因。原來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蓮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視著意中人,以致船兒隨水飄流而動。“貪看”二字,充分刻畫了采蓮女的情竇初開,大膽無羈。這種大膽無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癡情憨態,把采蓮女純真熱情的鮮明個性和對愛情的灼烈渴求,表現得神形畢肖。
“無端隔水拋蓮子。”“蓮”諧音“憐”,有表示愛戀之意。姑娘采用了傳統的諧音包含的雙關隱語,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饒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這一拋蓮子,實在是太大膽,不僅是人世間的禮法,連少女自己的矜持也不顧了。
“遙被人知半日羞。”從“遙”字可知看到的人離她很遠,并未有什么表現,更沒有笑她,或許根本沒看到,只是采蓮女的猜測而已,而她卻以為心事被窺破而嬌羞滿面,可見采蓮女雖然大膽卻終究逃不過女兒家怕羞的心理。作者筆觸到此戛然而止,留下無盡的懸念,讓人玩味。當眾少女和聲再起時,可以想見,那是伴隨著一片會心的歡笑的。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蕩起層層波瀾。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拋擲過去。這個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進一步活靈活現地表現出江南水鄉姑娘大膽熱情的性格。南朝以來,江南地區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說出“愛戀”、“相思”之類的字眼,而用同音詞構成雙關隱語來表示。
此詞人物刻畫生動形象,風格清新爽朗,音調和諧,和聲作用精妙,既有文人詩歌含蓄委婉、細膩華美的特點,又有民歌里那種大膽直率的樸實風格,自然天成,別有情趣,頗見作者純圓渾熟的藝術造詣。
“船動湖光滟滟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lián zǐ
采蓮子
chuán dòng hú guāng yàn yàn qiū, tān kàn nián shào xìn chuán liú.
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wú duān gé shuǐ pāo lián zǐ, yáo bèi rén zhī bàn rì xiū.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船動湖光滟滟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