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幾兩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生幾兩屐”全詩
平生幾兩屐,身后五車書。
物色看王會,勛勞在石渠。
拔毛能濟世,端為謝楊朱。
分類: 詠物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注釋
[1]錢穆父:名勰。字穆父,杭州人,時錢勰任中書舍人,出使高麗。得到了猩猩毛筆,寫詩以記。此詩為和答彼詩。猩猩毛筆:高麗筆,蘆管黃毫,健而易乏,舊說是猩猩毛制成(見《雞林志》)。[2]愛酒:據《唐文粹》中裴炎《猩猩說》載:阮研使封溪,見邑人云:猩猩在山谷間,數百為群。人以酒設于路側,又愛著屐,里人織草為屐,更相連結。猩猩見酒及屐,知里人設張,則知張者祖先姓字,乃呼名罵云:奴欲張我!舍之而去。復自再三相謂曰:試共嘗酒。及飲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為人所擒獲。能言:《曲禮》:“猩猩能言,不離禽獸。”機事:機密的事情。《易·系辭上》曰:“幾事不密則害成。”幾、機相通。兩句意思是猩猩貪杯好酒,因此喝醉了就走不動了,猩猩又會人話,事情也就不機密了。寫猩猩貪小欲而喪生。
[3]平生幾兩屐:據《晉書·阮孚傳》:阮孚很愛屐,自己親自制作。曾嘆息說:“未知一生能著幾兩屐。”五車書:《莊子》:“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兩句說猩猩縱使愛屐如命,到頭來又能穿多少雙呢,但猩猩死后,用它的毛制成的毛筆,卻能著書五車。
[4]物色:訪求。王會:《汲冢周書》的《王會篇》。鄭玄認為是周王城建成后,大會諸侯及四夷所作,這里借以點出毛筆來自外國。石渠:漢代皇帝的圖書館。班固《西都賦》:“天祿、石渠,典籍之府。”勛勞:毛筆的功勞。兩句意為猩猩毛筆來自高麗,它的功勛在于人們的著述。
[5]楊朱:戰國時期楊朱學派的創始人,提倡利己主義。《孟子》:楊朱氏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兩句說的是猩猩拔出的毛制成了筆,在您的手上,能發揮濟世的功用,看來真該把拔一毛而利天下的道理告訴楊朱才對。
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導讀
錢穆父曾寫有《詠猩猩毛筆》,此詩為山谷和詩,借詠猩猩毛筆來說明為人處世應該有利于社會,而不應象楊朱一樣。詩人從猩猩及毛筆想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深含著對人生命價值的追尋。這是因小見大的寫法。“平生幾兩屐,身后五車書”之句極具驚心動魄的藝術震撼力。
全詩用了多個典故,有些典故的出處并不容易找到,因此讀起來多少有些難懂。所以王若虛曾批評山谷的這首詩說:“此及俗子謎也,何足為詩哉!”但也應看到,山谷善于把故實剪裁到詩里,以表現新的內容。如“愛酒”、“能言”兩個典故,把猩猩的生動活潑寫了出來,此正所謂的“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平生”兩句,王士禎謂曰:“超脫而精切,一字不可移易。”最后兩句又是用典,一邊固是贊揚錢穆父文章了得,一邊又以此毛喻楊朱之毛,怪不得紀昀說:“點化甚妙,筆有化工,可為詠物用事之法。”
“平生幾兩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á qián mù fù yǒng xīng xīng máo bǐ
和答錢穆父詠猩猩毛筆
ài jiǔ zuì hún zài, néng yán jī shì shū.
愛酒醉魂在,能言機事疏。
píng shēng jǐ liǎng jī, shēn hòu wǔ chē shū.
平生幾兩屐,身后五車書。
wù sè kàn wáng huì, xūn láo zài shí qú.
物色看王會,勛勞在石渠。
bá máo néng jì shì, duān wèi xiè yáng zhū.
拔毛能濟世,端為謝楊朱。
“平生幾兩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