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怒反索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吏怒反索金”全詩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誅求盡余粒,尚豢犢與豕。
昨當租吏來,宰割充盤幾。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邏者借,刻箭以為誓。
貸一每輸百,朘削痛入髓。
生當剝肌肉,死則長已矣。
薄訴吏轉嗔,鎖縛不復視。
黎兒憤勇決,挺身負戈矢。
槍急千人奔,犯順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棄如紙。
朔風戒良節,赫赫張皇師。
軍門號令嚴,震肅將天威。
壯士快鞍馬,鋒鏃如星飛。
一舉破賊壘,刀斧紛紜揮。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嶺,瘴氣昏余暉。
翅鼠墮我前,饑鳥逐人歸。
征夫懷慘憂,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發禍機?
神武貴勿殺,不在斬獲為。
息火當息薪,弭兵當弭饑。
誰生此厲階,哲士知其非。
憫黎詠注釋
① “葉落”以下二句,詩以興起,提示全文。意含“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動”(《老子》);“物極則反”(《鹖冠子》)。依此客觀自然規律,去追究這戰禍發生的根源。② “征斂”句,《孟子·滕文公上》:“或相倍蓰。”橫征暴斂一倍至五倍,黎民恨耶!蓰,五倍。
③ “誅求”以下二句,勒索殆盡無存余粒,黎民無以為生,尚且有喂養牲畜小牛和豬。誅求,責求;需索。
④ “泣向”以下二句,哭不成聲的向邊遠者借貸,并刻箭為據。黎人不識字,刻箭紀事。邏,邊緣。
⑤ “朘削”句,被剝削痛入骨髓。朘削,削弱減少;剝削。
⑥ “薄訴”句,訴說困苦,吏胥反而發怒。薄,語助詞,無意義。嗔,怒。
⑦ 戈矢,古代兩種兵器。戈,橫刃,長柄,持之可以橫擊,釣援。矢,箭;或弓箭。
⑧ “朔風”句,北風喻良士節操。顯耀聲張皇師。朔風,北風。赫赫,顯耀盛大貌。
⑨ “鋒鏃”句,鋒鏃(鋒鏃),猶鋒鏑。借指兵器或戰爭。《后漢書·西羌傳論》:“自脫於鋒鏃者,百不一二。”
⑩ 西嶺,又名龍棲嶺。在崖州城西六十里,高三十丈。上有石柱聳立折為兩段。下為龍棲灣,有石狀如鑼鼓,相傳黎人每聽其鳴,則聚眾出掠,后官軍燒毀無聲,寇隨息,今遺跡尚存。
? 神武,唐代禁軍名稱,亦稱“神武天騎”。分為左右,與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合稱北衙門六軍。南宋高宗時改御前五軍為神武軍。
? “弭兵”句,停止戰爭應當消除饑餓。弭兵,息兵:停止戰爭。弭除,消除饑餓。
? “誰生”以下二句,《詩經大雅·桑柔》:“誰生厲階,至今為梗。”厲階,禍階,禍端,指禍患的由來。此二句意是,誰生此惡端,明哲之士應該知道其非策。
憫黎詠說明
錢嶫于明嘉靖二十八年隨軍到海南島參加平黎,寫《憫黎詠》詩六首,前四首寫黎峒的自然環境和征黎行軍見聞;后二首紀事與評論。這里選其后二首。明嘉靖年間,崖州太守邵浚貪婪暴虐,橫征暴斂,勒索黎民無以為生,峒首那燕率眾暴動,朝廷派遣十萬兵進行鎮壓,黎民被殺五千余人。詩人參加這次平黎,目睹其慘狀,心懷憂傷,憫憐之,深知“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造成這種禍端在于貪官,是官迫民反。然此行,動干戈而殺戮黎民,明哲之士應該知道其非策。表現詩人堅持正義,譴責貪官,同情黎民的人道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吏怒反索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ǐn lí yǒng
憫黎詠
yè luò dāng guī gēn, yún chén jiǔ bì qǐ.
葉落當歸根,云沉久必起。
lí rén duō liáng tián, zhēng hān kǔ bèi xǐ.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zhū qiú jǐn yú lì, shàng huàn dú yǔ shǐ.
誅求盡余粒,尚豢犢與豕。
zuó dāng zū lì lái, zǎi gē chōng pán jǐ.
昨當租吏來,宰割充盤幾。
lì nù fǎn suǒ jīn, lí mín nà yǒu cǐ.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qì xiàng luó zhě jiè, kè jiàn yǐ wéi shì.
泣向邏者借,刻箭以為誓。
dài yī měi shū bǎi, juān xuē tòng rù suǐ.
貸一每輸百,朘削痛入髓。
shēng dāng bō jī ròu, sǐ zé zhǎng yǐ yǐ.
生當剝肌肉,死則長已矣。
báo sù lì zhuǎn chēn, suǒ fù bù fù shì.
薄訴吏轉嗔,鎖縛不復視。
lí ér fèn yǒng jué, tǐng shēn fù gē shǐ.
黎兒憤勇決,挺身負戈矢。
qiāng jí qiān rén bēn, fàn shùn fēi děi yǐ.
槍急千人奔,犯順非得已。
hè hè wáng zhāng cún, lìng rén qì rú zhǐ.
赫赫王章存,令人棄如紙。
shuò fēng jiè liáng jié, hè hè zhāng huáng shī.
朔風戒良節,赫赫張皇師。
jūn mén hào lìng yán, zhèn sù jiāng tiān wēi.
軍門號令嚴,震肅將天威。
zhuàng shì kuài ān mǎ, fēng zú rú xīng fēi.
壯士快鞍馬,鋒鏃如星飛。
yī jǔ pò zéi lěi, dāo fǔ fēn yún huī.
一舉破賊壘,刀斧紛紜揮。
pōu shī yuè qiū fù, tà xuè xīng chuān chí.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bái rì àn xī lǐng, zhàng qì hūn yú huī.
白日暗西嶺,瘴氣昏余暉。
chì shǔ duò wǒ qián, jī niǎo zhú rén guī.
翅鼠墮我前,饑鳥逐人歸。
zhēng fū huái cǎn yōu, tì sì zhān wǒ yī.
征夫懷慘憂,涕泗沾我衣。
lí rén běn tóng xìng, yún hé fā huò jī?
黎人本同性,云何發禍機?
shén wǔ guì wù shā, bù zài zhǎn huò wèi.
神武貴勿殺,不在斬獲為。
xī huǒ dāng xī xīn, mǐ bīng dāng mǐ jī.
息火當息薪,弭兵當弭饑。
shuí shēng cǐ lì jiē, zhé shì zhī qí fēi.
誰生此厲階,哲士知其非。
“吏怒反索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