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出自元代佚名的《清江引·詠所見》, 詩句共8個字,詩句拼音為:hòu yuán zhōng jiě ér shí liù qī,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全詩

    《清江引·詠所見》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見一雙胡蝶戲。
    香肩靠粉墻,玉指彈珠淚。
    喚丫鬟趕開他別處飛。

    清江引·詠所見翻譯

      十六七歲的小姐在后花園內,見到兩只蝴蝶結伴兒嬉戲,互相追隨。她肩靠著粉墻,不住用手抹淚。吩咐丫鬟:把它們趕走,到別處兒去飛。

    清江引·詠所見鑒賞

      后園里一雙蝴蝶好端端地飛舞嬉戲,卻被小姐吩咐丫鬟予以驅逐。蝴蝶永遠搞不明白什么地方得罪了小姐,而讀者對個中緣故卻是一目了然的。所以雖然小令只有短小的五句,仍使人感到清新有味。人們欣賞無名作者新奇大膽的構思,欣賞作品柔媚的民歌風調。

      起首兩句是對事件背景的交代,“姐兒十六七”、“一雙胡蝶戲”,純用口語,質直無華,帶有典型的小調風味。三、四句作小姐的特寫。“香肩”、“玉指”、“粉墻”、“珠淚”,在民歌說來已是一種雅化,然而又與文人煉字琢詞的求雅不同,使用的是一些近于套語的習用書面語,類似于說唱文學中“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等的水平,故仍體現出俚曲“文而不文”的特色。末句則溝通并表出“姐兒”與“胡蝶”兩者的聯系。五句三層,各層次各自獨立形成一幅畫面,合在一起,卻成了一段情節有趣、動感十足的小劇。

      本篇題稱“詠所見”,當然生活中不至于存在神經如此脆弱的女子。但小曲確實讓讀者有所見,且對這位十六七歲“姐兒”在愛情婚姻上不能順遂的遭際產生同情,這正說明了作品新巧構思的成功。又全曲五句純用白描,不作半分解釋和評論,這種意在言外的含蓄,也是令人過目難忘的。

      利用“一雙胡蝶”來作閨中女子懷春傷情的文章,在散曲中并非僅見。清代曲家潘曾瑩有一首《清江引》:“墻角一枝花弄暝,庭院添凄迥。黃昏深閉門,紅褪燕脂冷。飄來一雙胡蝶影。”把一名未出場的獨居女子的孤犧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兩相比較,也可發現民間散曲與文人散曲,在率意與刻意的祈向上的不同。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jiāng yǐn yǒng suǒ jiàn
    清江引·詠所見

    hòu yuán zhōng jiě ér shí liù qī, jiàn yī shuāng hú dié xì.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見一雙胡蝶戲。
    xiāng jiān kào fěn qiáng, yù zhǐ dàn zhū lèi.
    香肩靠粉墻,玉指彈珠淚。
    huàn yā huán gǎn kāi tā bié chù fēi.
    喚丫鬟趕開他別處飛。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平仄韻腳

    拼音:hòu yuán zhōng jiě ér shí liù q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的相關詩句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后園中姐兒十六七”出自佚名的 《清江引·詠所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