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初下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洞庭初下葉”全詩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萬里寄滄洲。
久被浮名系,能無愧海鷗。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松江獨宿》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松江獨宿》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深邃,表達了詩人獨自在松江住宿時的孤獨與思念之情。
詩中的洞庭指洞庭湖,洞庭初下葉表示秋天來臨,樹葉開始掉落。孤客不勝愁,描繪了詩人獨自一人的留宿之苦悶和憂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描繪了明亮的月光下江邊青山的秋景,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詩人借此暗指自己的孤獨和離愁。
一官成白首,萬里寄滄洲,指詩人在官場中度過了一生卻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滄洲表示遙遠的地方,詩人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寄托了自己的心情。
久被浮名系,能無愧海鷗,詩人認為自己長久以來都被過多的名利所束縛,但他依然保持了對真實自我的堅守,與海鷗作比喻,顯示出詩人心境的自由與高潔。
這首詩詞中融入了自然景物和詩人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表現了詩人孤獨而堅守的精神境界。
“洞庭初下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jiāng dú sù
松江獨宿
dòng tíng chū xià yè, gū kè bù shèng chóu.
洞庭初下葉,孤客不勝愁。
míng yuè tiān yá yè, qīng shān jiāng shàng qiū.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yī guān chéng bái shǒu, wàn lǐ jì cāng zhōu.
一官成白首,萬里寄滄洲。
jiǔ bèi fú míng xì, néng wú kuì hǎi ōu.
久被浮名系,能無愧海鷗。
“洞庭初下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