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亭楊柳碧毿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津亭楊柳碧毿毿”全詩
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作者簡介(陸娟)
陸娟,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明弘治時期。松江(今屬上海市)人,能詩。華亭陸德蘊(潤玉)之女,馬龍妻。其父隱居北郭,有高行,曾為明代書畫家沈周的老師。
代父送人之新安注釋
毿毿(sānsān),形容柳條細長柔軟。代父送人之新安鑒賞
題中“代父”當指代父親作送別詩,不是代父送客。“新安”是歙州(今安徽歙縣)的別稱。明萬歷年間于廣東新設新安縣,那已是陸娟之后的事情。
這首詩設色艷麗,如同畫卷,頗有女性的特點。全詩用二幅畫面組成。前二句一幅,為告別圖,后一句一幅,為江上行舟圖。
先說前二句。所寫為江邊一亭(“津”,江河),亭旁楊柳數行,條條縷縷,飄拂風中,新葉晶瑩如碧玉。“碧”字透出光澤感,如畫面上的亮色。樹下站立著行者與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別,彼此酒已半酣。著“東風”二字,關照上句的柳條,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帶輕飏,襯托出酒后陶然之態。作者省略前后內容,單取一個視覺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畫面。另外,通常離別詩,多抒寫悲苦之情,而作者對此顯然不愿渲染,因為恐怕破壞她所描繪的美麗圖景。
至第三句,已轉入舟行江上。描寫落花,暗借上句“東風”二字,呈現飛舞之態。“萬點落花舟一葉”,映照得何等漂亮。似乎是漫天春色,環繞行人。這實在是一個畫面的描摹。本來,即使夸張,也不可能有那許多落花飛到江面上去。但作為圖畫來看,因為是在一個平面上,“萬點落花”便可與“一葉舟”相襯托。結句借助聯想,想象舟行江南,一路均是飛花,始終可以滿載春色。這句利用詩歌表現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長處,將眼前景象,作無限延展,使詩中情味更濃。同時亦有祈禱行人一路平安歡樂的意思。
此詩即為“代父”而作,當是在作者出嫁以前。按古時習慣,其年齡不會超過十七、八歲。所以在這首詩中,關于送別本身,著墨不多,離情別思,也虛淡若無。作者呈現的,全是一個少女對美麗春光的無限歡欣。
“津亭楊柳碧毿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fù sòng rén zhī xīn ān
代父送人之新安
jīn tíng yáng liǔ bì sān sān, rén lì dōng fēng jiǔ bàn hān.
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
wàn diǎn luò huā zhōu yī yè, zài jiāng chūn sè guò jiāng nán.
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津亭楊柳碧毿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