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蓋遠相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冠蓋遠相通”全詩
帶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
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
還因三里處,冠蓋遠相通。
分類:
作者簡介(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遠山澄碧霧》李世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遠山清澈的碧色云霧,夕陽下的霧氣彌漫天空。山嶺上結著碧色的岫狀云層,紅霞隱約遮掩其中。宛如初生月亮分割,輕飄飄地漂移于黎明之風中。整個景象如同三里之外的宮殿冠蓋,相互連接。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遠山的景色,以及山上的云霧景象。詩中運用了色彩的描繪和比喻手法,讓讀者感受到那種清新、寧靜的氛圍。詩人以朦朧的云霧和霞光描繪出山水之美,表達出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之情。
賞析: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山水之美,通過對山中云霧和霞光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唐代壯觀山水的魅力。詩中的色彩描繪使整體景象更加生動,讀者仿佛可以看到遠山的風景。詩人通過比喻手法將山中景色與宮殿冠蓋相連,表達出山水之美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詩詞自成一體,意境高遠,讓人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冠蓋遠相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ǎn shān chéng bì wù
遠山澄碧霧
cán yún shōu cuì lǐng, xī wù jié cháng kōng.
殘云收翠嶺,夕霧結長空。
dài xiù níng quán bì, zhàng xiá yǐn bàn hóng.
帶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
fǎng fú fēn chū yuè, piāo yáo dù xiǎo fēng.
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
hái yīn sān lǐ chù, guān gài yuǎn xiāng tōng.
還因三里處,冠蓋遠相通。
“冠蓋遠相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