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友此為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賢友此為邑”全詩
西風收暮雨,隱隱分芒碭。
賢友此為邑,令名滿徐方。
音容想在眼,暫若升琴堂。
疲馬顧春草,行人看夕陽。
自非傳尺素,誰為論中腸。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出豐縣界寄韓明府》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出豐縣界寄韓明府》描寫了詩人離開故鄉豐縣,寄托思念之情,贊美了朋友韓明府在徐州的功績。
中文譯文:
回首古原上,未能辭舊鄉。
西風收暮雨,隱隱分芒碭。
賢友此為邑,令名滿徐方。
音容想在眼,暫若升琴堂。
疲馬顧春草,行人看夕陽。
自非傳尺素,誰為論中腸。
詩意:
這首詩通過詩人對離別故鄉的追憶和對韓明府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韓明府在徐州的才能和聲名的贊揚。
賞析:
詩人回首古原,意味著他離開故鄉的心情十分復雜,既有對離別鄉土的無奈和不舍,也有對新環境的期待。西風收暮雨,隱隱分芒碭,描繪了動草隨風的景象,給人以離別的悲涼之感。
詩中提到的韓明府,是詩人的朋友,并稱其為賢友,表明了韓明府在徐州的令名顯赫。詩人表示想要親自見到韓明府,即便只是暫時的相聚,也能讓心情愉悅如在琴堂之中。
疲馬顧春草,行人看夕陽,描述了行人走過春草地的景象,行至夕陽下停下來觀賞。這里既可理解為詩人離鄉遠行的場景,也可理解為對行者對徐州地方景色和人文的欣賞之情。
最后兩句“自非傳尺素,誰為論中腸”,表明詩人雖然不能與韓明府見面,卻對他的品德和才能有著高度的評價和贊揚,并希望這種贊譽能夠傳達給韓明府。整首詩寫景描寫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誼的贊美之情,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力和文筆魅力。
“賢友此為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fēng xiàn jiè jì hán míng fǔ
出豐縣界寄韓明府
huí shǒu gǔ yuán shàng, wèi néng cí jiù xiāng.
回首古原上,未能辭舊鄉。
xī fēng shōu mù yǔ, yǐn yǐn fēn máng dàng.
西風收暮雨,隱隱分芒碭。
xián yǒu cǐ wèi yì, lìng míng mǎn xú fāng.
賢友此為邑,令名滿徐方。
yīn róng xiǎng zài yǎn, zàn ruò shēng qín táng.
音容想在眼,暫若升琴堂。
pí mǎ gù chūn cǎo, xíng rén kàn xī yáng.
疲馬顧春草,行人看夕陽。
zì fēi chuán chǐ sù, shuí wèi lùn zhōng cháng.
自非傳尺素,誰為論中腸。
“賢友此為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