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全詩
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作者簡介(劉徹)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徹下罪己詔。公元前87年劉徹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翻譯及注釋
翻譯
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業,必須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馬奔跑踢人,卻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譏諷,卻能建立功名。這些不受駕馭的馬和放縱不羈的人,也在于如何駕馭他們罷了。我命令:各州各郡要發現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優秀才能,超群出眾,可擔任將相及出使遠方的人才。
注釋
①茂才西漢稱秀才,東漢避漢光武帝劉秀之諱改稱茂才,又常稱作“茂才異等”。在西漢屬特舉科目,漢光武帝時改為歲舉。茂才的選拔之是對于有特異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級官吏的提拔。被舉為茂才的人多授以縣令或相當于縣令的官銜。而孝廉選拔的對象多是布衣平民,被舉為孝廉的人初次給予的官職多是郎,然后再由郎擢升為縣令。因此,茂才的起家官要比孝廉高。茂才,指優秀的人才。異等:才能出類拔萃的人。
②奔踶(dì):奔馳,踢人。意謂不馴服。
③泛(fěng)駕:把車子弄翻,指不受駕馭。
④跅(tuo)弛:放縱不羈。
⑤絕國:極為遼遠的邦國。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解析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是漢武帝選拔社會人才而頒布的詔書。茂才西漢稱秀才,東漢避漢光武帝劉秀之諱改稱茂才,又常稱作“茂才異等”。在西漢屬特舉科目,漢光武帝時改為歲舉。茂才的選拔之是對于有特異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級官吏的提拔。
凡要建立不尋常的功業,必須依靠不尋常的人才。所以有些狂奔踢人的馬,卻是日行千里的良馬;有些時常被世俗譏諷議論的人,卻是能建功立業的奇才。那可能翻車的馬,以及放蕩不羈的人,關鍵在如何使用而已。現特責成全國各州縣地方官,要留心考察推薦官民中有特殊才干,能做將相和出使外國的人。
這篇文章是漢武帝為建功立業發出的征求賢才的號召書。文章強調了建設國家與發掘人才的密切關系,提出了大行不避細節的選拔原則。這篇詔書文字精煉,表現了大漢恢宏的風范和招攬賢良之急切,其愛才的胸襟令人景仰。此外,對人才也不求全責備,只要是千里馬,偶爾踢人也無妨。這都是符合“人才學”原理的。
當代之人應學習漢武帝恢宏的風范、愛才的胸襟,為了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不拘一格選人才,只要是“千里馬”,就不要求全責備。這樣才會使人才脫穎而出,并有用武之地,為社會獻計、獻策和出力。
“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dì qiú mào cái yì děng zhào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gài yǒu fēi cháng zhī gōng, bì dài fēi cháng zhī rén, gù mǎ huò bēn dì ér zhì qiān lǐ, shì huò yǒu fù sú zhī lèi ér lì gōng míng.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
fū fàn jià zhī mǎ, tuò chí zhī shì, yì zài yù zhī ér yǐ.
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qí lìng zhōu jùn chá lì mín yǒu mào cái yì děng kě wèi jiàng xiàng jí shǐ jué guó zhě.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