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日復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漂泊日復日”全詩
青楓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悵客中月,徘徊江上樓。
心知楚天遠,目送滄波流。
羽客久已歿,微言無處求。
空馀白云在,容與隨孤舟。
千里杳難望,一身當獨游。
故園復何許,江海徒遲留。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杪秋洞庭中,懷亡道士謝太虛》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漂泊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洞庭湖如今更顯秋意。青色的楓葉還能有什么樣的意思,這個夜晚讓人感到愁苦。我沮喪地望著客中的月亮,徘徊在江邊的樓上。心里明白楚天很遙遠,眼睛只能送別波濤的流動。羽士早已亡故,微言無處可尋求。剩下的只是白云,隨著孤舟一同漂蕩。千里之外難以盼望,一身孤身游蕩。故鄉又在何處,江海僅剩遲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寫的,描寫了流離失所、思鄉之情。它通過客中的月亮、秋天的洞庭湖和孤身的旅行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于家鄉的思念以及漂泊人生的苦楚和迷茫。詩中的“洞庭中”指的是洞庭湖,它象征著詩人身處的環境;“謝太虛”指的是謝安,他是晉朝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詩中提到他是為了表達詩人對于過去的懷念和追念。
整首詩流露出濃厚的憂郁和孤獨情感,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凸顯出詩人思鄉的心情。詩人無奈地望著洞庭湖的秋天,對于流離失所的命運感到孤寂和無助。他不禁想起故鄉的月亮,心里明白楚天遙遠,而眼睛只能眺望著眼前的江水。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迷茫,同時也表達了對于旅途中的孤獨和困苦的感受。
這首詩語言簡練,形象生動,通過景物的描寫和詩人思緒的流轉,將內心的感受和對于人生的思考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中的意境深遠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漂泊日復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iǎo qiū dòng tíng zhōng, huái wáng dào shì xiè tài xū
杪秋洞庭中,懷亡道士謝太虛
piāo bó rì fù rì, dòng tíng jīn gèng qiū.
漂泊日復日,洞庭今更秋。
qīng fēng yì hé yì, cǐ yè cuī rén chóu.
青楓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chóu chàng kè zhōng yuè, pái huái jiāng shàng lóu.
惆悵客中月,徘徊江上樓。
xīn zhī chǔ tiān yuǎn, mù sòng cāng bō liú.
心知楚天遠,目送滄波流。
yǔ kè jiǔ yǐ mò, wēi yán wú chǔ qiú.
羽客久已歿,微言無處求。
kōng yú bái yún zài, róng yǔ suí gū zhōu.
空馀白云在,容與隨孤舟。
qiān lǐ yǎo nán wàng, yī shēn dāng dú yóu.
千里杳難望,一身當獨游。
gù yuán fù hé xǔ, jiāng hǎi tú chí liú.
故園復何許,江海徒遲留。
“漂泊日復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