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恥酬百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恥酬百王”全詩
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
近日毛雖暖,聞弦心已驚。
分類:
作者簡介(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句》李世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題為《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雪恥酬百王,
除兇報千古。
昔乘匹馬去,
今驅萬乘來。
近日毛雖暖,
聞弦心已驚。
詩意:
這首詩詞是李世民在回憶自己過去的坎坷經歷和展望未來的宏偉計劃。他表達了要為百姓除去苦難,為歷代皇帝報仇的決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奪取政權的自豪和信心。首句“雪恥酬百王”,表明他要為過去的君主們報仇雪恨。接下來的“除兇報千古”一句,更是表達出他要將敵人的罪惡除去,使之成為千古流傳的事例。
接著,詩人回憶起自己過去的艱難經歷,用“昔乘匹馬去”一句描述了他起初只是乘坐一匹馬的旅程。而如今,他已經發展成能夠指揮萬輛馬車的皇帝了,“今驅萬乘來”。
最后兩句“近日毛雖暖,聞弦心已驚”,則表達了詩人對即將到來的困難和挑戰的警覺。詩人意識到,雖然現在國家形勢較為安穩,但他能夠感受到戰爭的氣息,因而倍加警醒。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李世民的治國志向和決心,同時也透露出對即將到來的挑戰的擔憂。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詞句,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展示了作為皇帝的責任感和才智。
“雪恥酬百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xuě chǐ chóu bǎi wáng, chú xiōng bào qiān gǔ.
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
xī chéng pǐ mǎ qù, jīn qū wàn shèng lái.
昔乘匹馬去,今驅萬乘來。
jìn rì máo suī nuǎn, wén xián xīn yǐ jīng.
近日毛雖暖,聞弦心已驚。
“雪恥酬百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