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樂事共誰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賞心樂事共誰論”全詩
別后相思是幾時?后會難知?后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
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注釋
①一剪梅:此詞牌以周邦彥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萬樣嬌”句,故取為調名。又名“玉簟秋”、“臘梅香”。重頭六十字,平韻。②“雨打梨花”句:用宋人李重元《憶王孫·春詞》結末成句。
③銷魂:黯然神傷。
④顰:皺眉。“愁聚”句意為整日眉頭皺蹙如黛峰聳起。
⑤“曉看”句:兩個“看”字實系無意義舉止,乃特定心態的外現行為。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簡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是明代詞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的作品。這首詞的佳處不只在于詞句之清圓流轉,其于自然明暢的吟哦中所表現的空間阻隔灼痛著癡戀女子的幽婉心態更是動人。唐寅輕捷地抒述了一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回環往復,將一個淚痕難拭的癡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于筆端。
唐寅這闋《一剪梅》的佳處不只在于詞句之清圓流轉,其于自然明暢的吟哦中所表現的空間阻隔灼痛著癡戀女子的幽婉心態更是動人。空間,既無情地拉開著戀者的距離,而空間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來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經有過的“賞心樂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華也就無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傷徘徊之間被殘酷地空耗去。時間在空間中流逝,空間的凝滯、間距的未能縮卻,尤加速著時光的消失。上片的“花下銷魂,月下銷魂”,是無處不令 “我” 回思往時的溫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則寫盡朝暮之間無時不在翹首企盼所戀者的歸來,重續歡情。唐寅輕捷地抒述了一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回環往復,將一個淚痕難拭的癡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于筆端,誠無愧其“才子”之譽稱。
“賞心樂事共誰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jiǎn méi
一剪梅
hóng mǎn tái jiē lǜ mǎn zhī, dù yǔ shēng shēng, dù yǔ shēng bēi! jiāo huān wèi jiǔ yòu fēn lí, cǎi fèng gū fēi, cǎi fèng gū qī.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bié hòu xiāng sī shì jǐ shí? hòu huì nán zhī? hòu huì nán qī? cǐ qíng hé yǐ biǎo xiāng sī? yī shǒu qíng cí, yī shǒu qíng shī.
別后相思是幾時?后會難知?后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yǔ dǎ lí huā shēn bì mén, wàng le qīng chūn, wù le qīng chūn.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shǎng xīn lè shì gòng shuí lùn? huā xià xiāo hún, yuè xià xiāo hún.
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chóu jù méi fēng jǐn rì pín, qiān diǎn tí hén, wàn diǎn tí hén.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
xiǎo kàn tiān sè mù kàn yún, xíng yě sī jūn, zuò yě sī jūn.
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賞心樂事共誰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