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都是退之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行都是退之詩”全詩
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詩,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頃桑麻在船底,空余石發掛魚衣。
日輪亭午汗珠融,誰識南訛長養功。
暴雨過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卻當空。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慈湖夾阻風注釋
① 慈湖夾在當涂境,紹圣元年(公元1094)南行過此時作。② 捍索,船桅兩旁的索。
③ 菅(音jiān)、蒯(音kuǎi),草繩,用以編纜的。
④ 并,傍。
⑤ 巉巖,山石險峻。這里借喻人生道路上的難行。
慈湖夾阻風簡析
蘇軾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過半帆。且并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峨巖!慈湖夾--在今安徽當涂縣北。阻風--乘船為風浪所阻。起喚清風--有經驗的老船工,在審察風勢將轉時,往往長嘯呼喚,使人感到風轉是由呼喚而來。并--此處作"傍"解。欹(音機)側--歪斜,不平穩。前兩句說,躺在船上,看到天邊月落的地方云橫千丈,啊,天將破曉了,老船工急急爬起來,呼喚得半帆清風,加緊開船。三四句說,暫且傍著臨江的小村,傾斜搖蕩地駛過險段,這當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人世間又有何處不是峭壁危巖呢!
小詩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現作者直面現實,不避艱險,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我行都是退之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í hú jiā zǔ fēng
慈湖夾阻風
hàn suǒ wéi gān lì xiào kōng, gāo shī hān qǐn làng huā zhōng.
捍索桅竿立嘯空,篙師酣寢浪花中。
gù yīng jiān kuǎi zhī xīn fù, ruò lǎn néng zhēng wàn lǐ fēng.
故應菅蒯知心腹,弱纜能爭萬里風。
cǐ shēng guī lù yù máng rán, wú shù qīng shān shuǐ pāi tiān.
此生歸路愈茫然,無數青山水拍天。
yóu yǒu xiǎo chuán lái mài bǐng, xǐ wén xū luò zài shān qián.
猶有小船來賣餅,喜聞墟落在山前。
wǒ xíng dū shì tuì zhī shī, zhēn yǒu rén jiā shuǐ bàn fēi.
我行都是退之詩,真有人家水半扉。
qiān qǐng sāng má zài chuán dǐ, kòng yú shí fā guà yú yī.
千頃桑麻在船底,空余石發掛魚衣。
rì lún tíng wǔ hàn zhū róng, shuí shí nán é zhǎng yǎng gōng.
日輪亭午汗珠融,誰識南訛長養功。
bào yǔ guò yún liáo yī kuài, wèi fáng míng yuè què dāng kōng.
暴雨過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卻當空。
wò kàn luò yuè héng qiān zhàng, qǐ huàn qīng fēng dé bàn fān.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qiě bìng shuǐ cūn yī cè guò, rén jiān hé chǔ bù chán yán.
且并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巖。
“我行都是退之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