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慮鬢毛隨世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深慮鬢毛隨世白”全詩
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后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夜讀》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讀》
夜來欹枕細思量,
獨臥殘燈漏夜長。
深慮鬢毛隨世白,
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后還三跳,
我要生前做一場。
名不顯時心不朽,
再挑燈火看文章。
中文譯文:
夜晚來臨,我斜靠在枕頭上,細細思量著。
獨自躺在床上,殘留的燈光透過夜晚的時光漏盡。
深深憂慮使得我的鬢發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白,
不知道腰帶何時變黃。
人們說死后還會經歷三次跳躍,
而我卻想在生前經歷一次重大的變化。
名聲不顯赫的時候,心靈依然永存,
再次點燃燈火,閱讀那些文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夜讀》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作品。詩人在夜晚靜思時,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詩中的夜晚和殘燈象征著短暫的人生和時間的流逝,喚起了詩人對生命的珍惜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人的鬢發變白和腰帶變黃暗示著歲月的無情和衰老的不可逆轉。然而,詩人并不滿足于平凡的生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有所成就,經歷一次重大的轉變和突破。詩中的“三跳”指的是人們常說的死后經歷的三次跳躍,意味著詩人希望在生前能夠有所突破和超越。詩人堅信,即使名聲不顯著,但內心的追求和熱情將永存不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再次點燃燈火,繼續閱讀文章的決心和執著。
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的描繪和自我思考,抒發了詩人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索。詩中的對比和象征手法,以及對時間流逝和名利虛妄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于生命的思考和對追求真理和內心世界的渴望。整首詩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獨特感悟和對藝術的追求。
“深慮鬢毛隨世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dú
夜讀
yè lái yī zhěn xì sī liang, dú wò cán dēng lòu yè zhǎng.
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夜長。
shēn lǜ bìn máo suí shì bái, bù zhī yāo dài jǐ shí huáng.
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rén yán sǐ hòu hái sān tiào, wǒ yào shēng qián zuò yī chǎng.
人言死后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
míng bù xiǎn shí xīn bù xiǔ, zài tiǎo dēng huǒ kàn wén zhāng.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深慮鬢毛隨世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