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騰覆以回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騰覆以回轉”全詩
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此賦已傳于世,往往人間見之。
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
及讀晉書,睹阮宣子大鵬贊,鄙心陋之。
遂更記憶,多將舊本不同。
今復存手集,豈敢傳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辭曰:南華老仙,發天機于漆園。
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
徵至怪于齊諧,談北溟之有魚。
吾不知其幾千里,其名曰鯤。
化成大鵬,質凝胚渾。
脫鬐鬣于海島,張羽毛于天門。
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
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
一鼓一舞,煙朦沙昏。
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
乃蹶厚地,揭太清。
亙層霄,突重溟。
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
背嶪太山之崔嵬,翼舉長云之縱橫。
左回右旋,倏陰忽明。
歷汗漫以夭矯,羾閶闔之崢嶸。
簸鴻蒙,扇雷霆。
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
怒無所搏,雄無所爭。
固可想象其勢,仿佛其形。
若乃足縈虹蜺,目耀日月。
連軒沓拖,揮霍翕忽。
噴氣則六合生云,灑毛則千里飛雪。
邈彼北荒,將窮南圖。
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飆而長驅。
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
塊視三山,杯觀五湖。
其動也神應,其行也道俱。
任公見之而罷釣,有窮不敢以彎弧。
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長吁。
爾其雄姿壯觀,坱軋河漢。
上摩蒼蒼,下覆漫漫。
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旁嘆。
繽紛乎八荒之間,掩映乎四海之半。
當胸臆之掩晝,若混茫之未判。
忽騰覆以回轉,則霞廓而霧散。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
欻翳景以橫翥,逆高天而下垂。
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
猛勢所射,馀風所吹。
溟漲沸渭,巖巒紛披。
天吳為之怵栗,海若為之躨跜。
巨鰲冠山而卻走,長鯨騰海而下馳。
縮殼挫鬣,莫之敢窺。
吾亦不測其神怪之若此,蓋乃造化之所為。
豈比夫蓬萊之黃鵠,夸金衣與菊裳?恥蒼梧之玄鳳,耀彩質與錦章。
既服御于靈仙,久馴擾于池隍。
精衛殷勤于銜木,鶢鶋悲愁乎薦觴。
天雞警曉于蟠桃,踆烏晰耀于太陽。
不曠蕩而縱適,何拘攣而守常?未若茲鵬之逍遙,無厥類乎比方。
不矜大而暴猛,每順時而行藏。
參玄根以比壽,飲元氣以充腸。
戲旸谷而徘徊,馮炎洲而抑揚。
俄而希有鳥見謂之曰:偉哉鵬乎,此之樂也。
吾右翼掩乎西極,左翼蔽乎東荒。
跨躡地絡,周旋天綱。
以恍惚為巢,以虛無為場。
我呼爾游,爾同我翔。
于是乎大鵬許之,欣然相隨。
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于藩籬。
分類: 志向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大鵬賦·并序翻譯
我過去在江陵拜會過司馬承禎,他說我有仙風道骨,能夠和我一起神游八方極遠的地方,就作《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我安慰。這篇賦已經在世上流傳,社會上經常能看到。但我并不滿意這年輕時所寫的未成熟的作品,感覺它還沒有把宏大暢達的中心真正表現出來,中年就丟棄了它。等讀《晉書》,看到阮宣子寫的《大鵬贊》,自認為它很粗淺。于是又回想起當年寫的《大鵬遇希有鳥賦》來,覺得它和世間流傳的舊版本大多不相同。現在又存留手稿本,哪里敢說是傳給大家,只是想給子弟們看看罷了。
這賦寫道:莊子在漆園發揮他天賦的靈機,口吐不平凡的高論,發出廣大曠遠的奇言,從齊諧那里收集了非常怪異的事情,談論北海里的大魚,我不知道它有幾千里長,它的名字叫鯤。鯤化成大鵬,本體就凝結成為渾混的胚胎。在海島上脫去脊鰭,在天門張開羽毛。迅猛超過流往渤海的春天的河水,急驟勝過朝陽從樹梢升起。顯赫宇宙之間,高飛超過昆侖。每扇動一次翅膀,煙霧朦朧,沙土飛起,天色都昏暗下來。五岳因它而震動倒塌,百川因為它而沖破堤岸。
在大地上速奔,在太空翱翔,橫飛云霄,穿越大海。激蕩起三千里的波濤然后突然騰空而起,向著那九萬里的高空疾飛而去。高聳的背脊就像巍峨的大山,扇動的翅膀就像縱橫連綿的云。一會向左旋轉,一會向右盤旋,頃刻之間消失了身影,眨眼之間又出現在天上。它以矯健的身姿穿越漫無邊際的云空,飛經險峻的高山而到達天門。上下俯沖,搖動大海云氣,扇動翅膀,傳出震雷聲聲,星斗轉移而上天震動,高山搖晃而大海傾翻。發怒,沒有什么敢和它搏擊;稱雄,沒有什么敢和它競爭。本來就能想象它的氣勢和大概的情形。
至于它爪子周圍環繞著虹霓,眼睛里閃耀著日月般的光芒。飛舞盤旋,迅疾倏忽。噴口氣,天地四方就會生出云彩;抖動一下羽毛,方圓千里之內就會飛起漫天雪花。從遙遠的北方準備往南方飛行。有時揮動強健的翅膀以側旋,有時騰起狂風而直飛。燭龍神口銜寶物為它照亮萬物,閃電揮舞長鞭為它開路。三山在它看來就是幾個土塊,五湖在它眼里就是一杯水。它一動就會有神相應,它一飛就會有道相從。任公子看見它停止了垂釣,有窮氏不敢彎弓放箭。他們擲下魚竿、丟棄箭桿,仰天看著它發出無奈的長嘆。
至于它勇盛的姿態、雄壯的形象,像是一眼望不到邊際,掩映著整個銀河。向上摩蹭著蒼天,向下覆蓋著大地。開天的盤古瞪著眼,直愣愣地望著它不知如何是好,羲和靠在日頭旁邊發出聲聲嘆息。八方荒遠的地方都能感受到它盛大的氣勢,大半個天下都被它遮蓋住了。它的胸脯對著太陽就擋住了白天,如同黑夜降臨,一片模糊,什么東西都難以分辨。突然間身體翻飛而回轉過來,立刻霞光普照,云霧也消散了。
然后,每過六個月的時間就它到海邊歇息一次。忽然間,它高舉奮飛,遮蔽了日月的光輝,從天而降時巨大的身形向下垂掛著。在廣大無邊的原野上休息,有時進入深廣的湖水。它迅猛的氣勢噴射到的地方,大海翻騰奔涌;余風吹過的地方,高峻的山巒一片散亂。水神天吳看到后驚恐不安,海神海若畏懼得一動不敢動。頭腦像山一樣的巨鰲退避跑開,騰飛在大海上的長鯨往下游飛馳。至于其它的生物,有的把頭縮進殼中,有的收縮鬣毛,恐懼得連看都不敢看大鵬一眼。我也沒有料想它的神奇怪異能到這種程度,這大約是大自然所創造的吧。
大鵬難道能和那個呆在蓬萊島上的黃鵠相比,讓人去夸耀金飾裝點的上衣和菊花做成的下衣?大鵬恥于學蒼梧山上的鳳凰,去炫耀自己羽毛上彩色的質地和美麗的花紋。這些禽鳥,有的早已經被神仙役使,有的長久而順服地生活在護城河的小水溝中。精衛勤勞地銜著樹枝填海,鶢鶋對著人們敬獻的美酒發出悲哀的叫聲。天雞在蟠桃樹上報曉,三足烏在太陽中發出光輝。它們不能在曠遠無邊的地方隨心所欲地表現情性,為什么竟這樣拘泥地固守常規呢?它們都不如優游自得的這只大鵬,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和大鵬相比。大鵬從不驕矜尊大而兇狠暴戾,每每順應時宜,調整自己的行止。領悟道的根本以比較壽數多少,飲用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來充饑。在太陽升起的地方游戲,從容而安逸飛行;倚托南海一帶炎熱的島嶼,揚揚而自得。
不久,希有鳥看見了大鵬,它對大鵬說:“大鵬你真偉大啊,這真是讓我高興的事。我右邊的翅膀能覆蓋西方極遠之處,我的左翼能遮擋東方極遠之處。跨越疆域的界限,盤桓上天的綱維。以恍惚作為巢穴,把虛無當成場地。我呼喚你同游,你和我一起飛翔吧。”大鵬于是答應了它的要求,高興地隨它飛去。這兩只鳥都已經飛上了遼闊的天空,而那些斥鷃一類的小鳥,因囿于自己的見識,而徒自對他們發出嘲笑。
大鵬賦·并序評析
他仿佛在迷茫中看見北冥天池中的巨鯤,隨著大海的春流,迎著初升的朝陽,化為大鵬,飛起在空中。它一開始振動羽翅,便使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接著它便廣袤的宇宙中翱翔,時而飛在九天之上,時而潛入九淵之下,那更是“簸鴻蒙,扇雷霆,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只見它“足系虹霓,旨耀日月。噴氣則六合生云,灑毛則千里飛雪。”它一會兒飛向北荒,一會兒又折向南極。燭龍為它照明,霹靂為它開路。三山五岳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泥丸,五湖四海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杯盞。古代神話中善釣大魚的任公子,曾經釣過一條大魚讓全國人吃了一年,見了它也只好甘拜下風。夏朝時候有窮氏之君后羿,曾經射落過九個太陽,見了它也不敢引弓。他們都只有放下釣竿和弓箭,望之興嘆。甚至開天辟地的盤古打開天門一看,也目蹬口呆。至于海神、水伯、巨鰲、長鯨之類,更是紛紛逃避,連看也不敢看了。
李白《大鵬賦》,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他從少年時代以來,一直在心頭洶涌澎湃,而且越來越強烈的豪情逸致,讀來令人感到極致的痛快。
李白賦中的大鵬出于莊子寓言。大鵬的形象,在莊子文中誕生,在李白賦中完成。從此,大鵬作為一個壯志凌云,博擊萬里的巨大形象,彪炳于文學史冊。但莊子和李白寫此形象的目的以及形象的內容卻有許多差別。莊子寫大鵬的目的,是說其與小小的斥鷃本無高下之分,莊子也未以大鵬自喻;李白則不然,他是以大鵬自比,寄托自己的遠大志向。《大鵬賦》繼承了莊、屈浪漫主義手法及楊、馬、班、張排比鋪陳的文風,開始形成李白自己獨特的風格。
“忽騰覆以回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péng fù bìng xù
大鵬賦·并序
yú xī yú jiāng líng, jiàn tiān tāi sī mǎ zǐ wēi, wèi yú yǒu xiān fēng dào gǔ, kě yǔ shén yóu bā jí zhī biǎo.
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yīn zhe dà péng yù xī yǒu niǎo fù yǐ zì guǎng.
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
cǐ fù yǐ chuán yú shì, wǎng wǎng rén jiān jiàn zhī.
此賦已傳于世,往往人間見之。
huǐ qí shǎo zuò, wèi qióng hóng dá zhī zhǐ, zhōng nián qì zhī.
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
jí dú jìn shū, dǔ ruǎn xuān zi dà péng zàn, bǐ xīn lòu zhī.
及讀晉書,睹阮宣子大鵬贊,鄙心陋之。
suì gèng jì yì, duō jiāng jiù běn bù tóng.
遂更記憶,多將舊本不同。
jīn fù cún shǒu jí, qǐ gǎn chuán zhū zuò zhě? shù kě shì zhī zǐ dì ér yǐ.
今復存手集,豈敢傳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qí cí yuē: nán huá lǎo xiān, fā tiān jī yú qī yuán.
其辭曰:南華老仙,發天機于漆園。
tǔ zhēng róng zhī gāo lùn, kāi hào dàng zhī qí yán.
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
zhēng zhì guài yú qí xié, tán běi míng zhī yǒu yú.
徵至怪于齊諧,談北溟之有魚。
wú bù zhī qí jǐ qiān lǐ, qí míng yuē kūn.
吾不知其幾千里,其名曰鯤。
huà chéng dà péng, zhì níng pēi hún.
化成大鵬,質凝胚渾。
tuō qí liè yú hǎi dǎo, zhāng yǔ máo yú tiān mén.
脫鬐鬣于海島,張羽毛于天門。
shuā bó xiè zhī chūn liú, xī fú sāng zhī cháo tūn.
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
chǎn hè hū yǔ zhòu, píng líng hū kūn lún.
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
yī gǔ yī wǔ, yān méng shā hūn.
一鼓一舞,煙朦沙昏。
wǔ yuè wèi zhī zhèn dàng, bǎi chuān wèi zhī bēng bēn.
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
nǎi jué hòu dì, jiē tài qīng.
乃蹶厚地,揭太清。
gèn céng xiāo, tū zhòng míng.
亙層霄,突重溟。
jī sān qiān yǐ jué qǐ, xiàng jiǔ wàn ér xùn zhēng.
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
bèi yè tài shān zhī cuī wéi, yì jǔ cháng yún zhī zòng héng.
背嶪太山之崔嵬,翼舉長云之縱橫。
zuǒ huí yòu xuán, shū yīn hū míng.
左回右旋,倏陰忽明。
lì hàn màn yǐ yāo jiǎo, gòng chāng hé zhī zhēng róng.
歷汗漫以夭矯,羾閶闔之崢嶸。
bǒ hóng méng, shàn léi tíng.
簸鴻蒙,扇雷霆。
dǒu zhuǎn ér tiān dòng, shān yáo ér hǎi qīng.
斗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
nù wú suǒ bó, xióng wú suǒ zhēng.
怒無所搏,雄無所爭。
gù kě xiǎng xiàng qí shì, fǎng fú qí xíng.
固可想象其勢,仿佛其形。
ruò nǎi zú yíng hóng ní, mù yào rì yuè.
若乃足縈虹蜺,目耀日月。
lián xuān dá tuō, huī huò xī hū.
連軒沓拖,揮霍翕忽。
pēn qì zé liù hé shēng yún, sǎ máo zé qiān lǐ fēi xuě.
噴氣則六合生云,灑毛則千里飛雪。
miǎo bǐ běi huāng, jiāng qióng nán tú.
邈彼北荒,將窮南圖。
yùn yì hàn yǐ bàng jī, gǔ bēn biāo ér cháng qū.
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飆而長驅。
zhú lóng xián guāng yǐ zhào wù, liè quē shī biān ér qǐ tú.
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
kuài shì sān shān, bēi guān wǔ hú.
塊視三山,杯觀五湖。
qí dòng yě shén yīng, qí xíng yě dào jù.
其動也神應,其行也道俱。
rèn gōng jiàn zhī ér bà diào, yǒu qióng bù gǎn yǐ wān hú.
任公見之而罷釣,有窮不敢以彎弧。
mò bù tóu gān shī zú, yǎng zhī cháng xū.
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長吁。
ěr qí xióng zī zhuàng guān, yǎng yà hé hàn.
爾其雄姿壯觀,坱軋河漢。
shàng mó cāng cāng, xià fù màn màn.
上摩蒼蒼,下覆漫漫。
pán gǔ kāi tiān ér zhí shì, xī hé yǐ rì yǐ páng tàn.
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旁嘆。
bīn fēn hū bā huāng zhī jiān, yǎn yìng hū sì hǎi zhī bàn.
繽紛乎八荒之間,掩映乎四海之半。
dāng xiōng yì zhī yǎn zhòu, ruò hùn máng zhī wèi pàn.
當胸臆之掩晝,若混茫之未判。
hū téng fù yǐ huí zhuǎn, zé xiá kuò ér wù sàn.
忽騰覆以回轉,則霞廓而霧散。
rán hòu liù yuè yī xī, zhì yú hǎi méi.
然后六月一息,至于海湄。
chuā yì jǐng yǐ héng zhù, nì gāo tiān ér xià chuí.
欻翳景以橫翥,逆高天而下垂。
qì hū yāng mǎng zhī yě, rù hū wāng huáng zhī chí.
憩乎泱漭之野,入乎汪湟之池。
měng shì suǒ shè, yú fēng suǒ chuī.
猛勢所射,馀風所吹。
míng zhǎng fèi wèi, yán luán fēn pī.
溟漲沸渭,巖巒紛披。
tiān wú wèi zhī chù lì, hǎi ruò wéi zhī kuí ní.
天吳為之怵栗,海若為之躨跜。
jù áo guān shān ér què zǒu, zhǎng jīng téng hǎi ér xià chí.
巨鰲冠山而卻走,長鯨騰海而下馳。
suō ké cuò liè, mò zhī gǎn kuī.
縮殼挫鬣,莫之敢窺。
wú yì bù cè qí shén guài zhī ruò cǐ, gài nǎi zào huà zhī suǒ wéi.
吾亦不測其神怪之若此,蓋乃造化之所為。
qǐ bǐ fū péng lái zhī huáng gǔ, kuā jīn yī yǔ jú shang? chǐ cāng wú zhī xuán fèng, yào cǎi zhì yǔ jǐn zhāng.
豈比夫蓬萊之黃鵠,夸金衣與菊裳?恥蒼梧之玄鳳,耀彩質與錦章。
jì fú yù yú líng xiān, jiǔ xún rǎo yú chí huáng.
既服御于靈仙,久馴擾于池隍。
jīng wèi yīn qín yú xián mù, yuán jū bēi chóu hū jiàn shāng.
精衛殷勤于銜木,鶢鶋悲愁乎薦觴。
tiān jī jǐng xiǎo yú pán táo, cūn wū xī yào yú tài yáng.
天雞警曉于蟠桃,踆烏晰耀于太陽。
bù kuàng dàng ér zòng shì, hé jū luán ér shǒu cháng? wèi ruò zī péng zhī xiāo yáo, wú jué lèi hū bǐ fāng.
不曠蕩而縱適,何拘攣而守常?未若茲鵬之逍遙,無厥類乎比方。
bù jīn dà ér bào měng, měi shùn shí ér xíng cáng.
不矜大而暴猛,每順時而行藏。
cān xuán gēn yǐ bǐ shòu, yǐn yuán qì yǐ chōng cháng.
參玄根以比壽,飲元氣以充腸。
xì yáng gǔ ér pái huái, féng yán zhōu ér yì yáng.
戲旸谷而徘徊,馮炎洲而抑揚。
é ér xī yǒu niǎo jiàn wèi zhī yuē: wěi zāi péng hū, cǐ zhī lè yě.
俄而希有鳥見謂之曰:偉哉鵬乎,此之樂也。
wú yòu yì yǎn hū xī jí, zuǒ yì bì hū dōng huāng.
吾右翼掩乎西極,左翼蔽乎東荒。
kuà niè dì luò, zhōu xuán tiān gāng.
跨躡地絡,周旋天綱。
yǐ huǎng hū wèi cháo, yǐ xū wú wéi chǎng.
以恍惚為巢,以虛無為場。
wǒ hū ěr yóu, ěr tóng wǒ xiáng.
我呼爾游,爾同我翔。
yú shì hū dà péng xǔ zhī, xīn rán xiāng suí.
于是乎大鵬許之,欣然相隨。
cǐ èr qín yǐ dēng yú liáo kuò, ér chì yàn zhī bèi, kōng jiàn xiào yú fān lí.
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于藩籬。
“忽騰覆以回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