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父兄持我東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父兄持我東西”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詩句共6個字,詩句拼音為:fù xiōng chí wǒ dōng xī,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父兄持我東西”全詩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分類: 懷念感嘆

    作者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頭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翻譯及注釋

    翻譯
    柳葉與鳴叫的蟬顯出暗綠的顏色,落日的紅光映在荷塘上,使那一池紅蓮更加紅艷奪目。
    望見了池塘中的春水,讓已經白頭的我回想起了江南。

    三十多年前父親兄長帶我來到這里,牽著我的手,從東走到西,從西走到東。
    今天故地重游而頭發早已花白,想尋找從前見過的景色不禁令人迷茫。

    注釋
    ⑴西太一宮:道教廟宇,宋仁宗天圣年間所建。洪邁《容齋三筆》:西太一宮,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西南八角鎮。
    ⑵鳴蜩(tiáo):鳴蟬。
    ⑶酣:濃透。“柳葉”二句:一作“草色浮云漠漠,樹陰落日潭潭”。
    ⑷三十六陂(bēi):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揚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詩中云“想見江南”。春水:一作“流水”。
    ⑸持:攜帶。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創作背景

      這組詩是北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詩人到京城后重游西太一宮時即興吟成,題寫在墻壁上的作品,即所謂題壁詩。景祐三年(1036年)王安石隨其父王益來到汴京,曾游西太一宮,當時是十六歲的青年,滿懷壯志豪情。次年,其父任江寧府(今江蘇南京)通判,他也跟到江寧。王安石十八歲時,王益去世,葬于江寧,親屬也就在江寧安了家。嘉祐六年(1061年),王安石任知制誥,其母吳氏死于任所,他又扶柩回江寧居喪。熙寧元年(1068年),王安石奉宋神宗之召入汴京,準備變法,重游西太一宮。此時距初游之時已經三十二年了,王安石也已經四十八歲,快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齡。在這初游與重游的漫長歲月里,父母雙亡,家庭變故,國事難為,自己在事業上也還沒有做出什么成績,觸景生情,感觸很深,寫下這兩首詩。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賞析

      第一首,“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這兩句寫所見景物,純以名詞巧妙組合,色彩對比鮮明。“綠”而曰“暗”,極寫柳葉之密,柳色之濃。鳴蜩,就是正在鳴叫的知了(蟬)。“柳葉”與“綠暗”之間加入“鳴蜩”,見于那些知了隱于濃綠之中,不見其形,只聞其聲,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渾然一體,有聲有色。“紅”而曰“酣”,把荷花擬人化,令人聯想到美人喝醉了酒,臉龐兒泛起了紅暈。“荷花”與“紅酣”之間加入“落日”,不僅點出時間,而且表明那本來就十分嬌艷的荷花,由于落日的斜照,更顯得紅顏似醉。第三句“三十六陂春水”補寫池塘水,但寫的不僅是眼中的水,更主要的是,還是回憶中的江南春水。最后一句“白頭想見江南”,由眼前的景色聯想到故鄉。三四兩句有回環往復之妙。就是說,讀完“白頭想見江南”,還應該再讀“三十六陂春水”。眼下是夏季,但眼前的陂水卻像江南春水那樣明凈,因而就聯想到江南春水,含蓄地表現了撫今追昔、思念親人的情感。

      此詩前兩句就“柳葉”“荷花”寫夏景之美,用了“綠暗”“紅酣”一類的字面,色彩十分濃艷美麗。這“紅”與“綠”是對照的,因對照而“紅”者更紅,“綠”者更綠,景物更加動人。第四句的“白頭”,與“綠暗”“紅酣”的美景也是對照的,但這對照在“白頭”人的心中卻引起無限波瀾,說不清是什么滋味。全詩由真入幻,觸景生情,語意簡明而含蓄。

      第二首,“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這兩句回憶初游西太一宮的情景。三十年是概指,當年初游此地,他還幼小,父親和哥哥王安仁牽著他的手,從東走到西,從西游到東。而歲月流逝,三十多年過去了,父親早已去世,哥哥也不在身邊,真是“向之所歡,皆成陳跡”。于是由初游回到重游,寫出了下面兩句:“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欲尋陳跡”,表現了對當年父兄同游之樂的無限眷戀。然而連“陳跡”都無從尋覓了。四句詩,從初游與重游的對照中表現了今昔變化——人事的變化,家庭的變化,個人心情的變化。言淺而意深,言有盡而情無極。比“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趙嘏《江樓感舊》)之類的寫法表現了更多的內容。

      這組詩的第一首是最受關注的,其色彩、意象、意味,俱不可及。但讀者也不能忽略了第二首。這兩首詩所寫的是同一情事,是一個整體,它們是互相完成的關系,只有在整體上理解了這兩首詩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一首。第一首是以興象的方式來傳達詩意的,既有意境,也有意味;第二首則不具備第一首的色彩、意象之美,它是以敘述的方式來傳達詩意的,但卻同樣有很動人的意味。

    “父兄持我東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ī tài yī gōng bì èr shǒu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

    liǔ yè míng tiáo lǜ àn, hé huā luò rì hóng hān.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sān shí liù bēi chūn shuǐ, bái tóu xiǎng jiàn jiāng nán.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sān shí nián qián cǐ dì, fù xiōng chí wǒ dōng xī.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東西。
    jīn rì chóng lái bái shǒu, yù xún chén jī dōu mí.
    今日重來白首,欲尋陳跡都迷。

    “父兄持我東西”平仄韻腳

    拼音:fù xiōng chí wǒ dōng x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父兄持我東西”的相關詩句

    “父兄持我東西”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父兄持我東西”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父兄持我東西”出自王安石的 《題西太一宮壁二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