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道或能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任道或能通”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飲酒》,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rèn dào huò néng tōng,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任道或能通”全詩
《飲酒》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作者簡介(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飲酒·幽蘭生前庭翻譯及注釋
翻譯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注釋
(1)這首詩以幽蘭自喻,以蕭艾喻世俗,表現自己清高芳潔的品性。詩末以“鳥盡廢良弓”的典故,說明自己的歸隱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義。
(2)薰:香氣。
(3)脫然:輕快的樣子。蕭艾:指雜草。屈原《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
直為此蕭艾也。”
(4)行行:走著不停。失:迷失。故路:舊路,指隱居守節。“失故路”指出仕。任道:順應自然之道。
(5)鳥盡廢良弓:《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比喻統治者于功成后
廢棄或殺害給他出過力的人。
“任道或能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 jiǔ
飲酒
yōu lán shēng qián tíng, hán xūn dài qīng fēng.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qīng fēng tuō rán zhì, jiàn bié xiāo ài zhōng.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xíng xíng shī gù lù, rèn dào huò néng tōng.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jué wù dāng niàn hái, niǎo jǐn fèi liáng gōng.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任道或能通”平仄韻腳
拼音:rèn dào huò néng tō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任道或能通”的相關詩句
“任道或能通”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任道或能通”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任道或能通”出自陶淵明的 《飲酒·幽蘭生前庭》,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