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無浪復無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汀洲無浪復無煙”全詩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
(獨樹 一作:“戍”)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翻譯及注釋
韻譯
鸚鵡洲在長江中浮沉,無浪也無煙;
我這楚客思念中丞,心緒更加渺遠。
漢口斜映著夕陽,飛鳥都紛紛歸巢;
洞庭湖的秋水,煙波浩渺遠接藍天。
漢陽城后的山嶺,傳來悲涼的號角;
濱臨江邊的獨樹旁,夜里泊著孤船。
當年賈誼上書文帝,全是憂心漢室;
他卻被貶謫居長沙,古今誰不衰憐!
注解
1、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鸚鵡洲。
2、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屬楚國境。
3、孤城:指漢陽城,城后有山。
4、角:古代軍隊中的一種吹樂器。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鑒賞
該詩當是詩人在至德(唐肅宗年號,公元756年—758年)間任鄂州轉運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帶時所作。
該詩是遭貶后觸景感懷之作。詩中對被貶于岳陽的源中丞,表示懷念和同情,也是借憐賈誼貶謫長沙,以喻自己的遭貶謫。前六句主要是描繪江鄉浩渺靜謐之景。首聯寫詩人為身邊景物所觸動,而想到貶于洞庭湖畔岳陽城友人,通過寫江上浪煙來寄托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中間兩聯所寫,都是詩人由夏口至鸚鵡洲一路的所見所聞。“夕陽度斜鳥”寫時間已晚,無法到達;“秋水遠連關”寫地域遙遠,只能相思,不得相過。最后兩句“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為勸慰元中丞語,憂憤之語傾瀉而出,以同情友人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的境遇作結,也是作者自己人生遭際的寫照。全詩以寫景為主,但處處切題,以“汀洲”切鸚鵡洲,以“漢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陽。最后即景生情,抒發被貶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源中丞寄詩的意圖。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創作背景
該詩當是詩人在至德(唐肅宗年號,756—758)間任鄂州轉運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帶時所作。作者自夏口乘船出發,夕陽西下時便抵達鸚鵡洲,觸景生情,寫了這首詩,寄給遠在洞庭湖畔的元中丞。“汀洲無浪復無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xià kǒu zhì yīng wǔ zhōu xī wàng yuè yáng jì yuán zhōng chéng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tīng zhōu wú làng fù wú yān, chǔ kè xiāng sī yì miǎo rán.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
hàn kǒu xī yáng xié dù niǎo, dòng tíng qiū shuǐ yuǎn lián tiān.
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天。
gū chéng bèi lǐng hán chuī jiǎo, dú shù lín jiāng yè pō chuán.
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
dú shù yī zuò:" shù"
(獨樹 一作:“戍”)
jiǎ yì shàng shū yōu hàn shì, cháng shā zhé qù gǔ jīn lián.
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汀洲無浪復無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