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恐威不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恐威不逮”全詩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馀。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分類:
作者簡介(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過晉陽宮》李隆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晉陽宮》是李隆基所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作者緬懷唐太宗時期的盛世歲月,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國家前途的思考和擔憂。
詩詞整體情感哀懷而辭章華麗,字句嚴謹工整。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憶起封唐時期,感覺確實是建國初期。
俯觀這片晉陽野景,仰望那參虛山巒。
那里的水源龍在涌動,城市像鳳凰在翱翔。
林木池塘仍然富饒,臺榭依然是古人的居所。
政權是否安穩,時運是否順應命運的預兆。
顧慮著接替者是否可靠,擔憂著未來的改革是否能成功。
豈止是辛勤努力的軌跡,所期待的是國家發展的戰車。
與黎民深入交談,親自巡視慰問那些人民。
永遠要談論著成功,歌頌著德行臨近高康街。
長久以來心懷理政之日,嘆息著自己負責的宮廷角落。
艱難時刻不能忘記,愿意離去卻猶豫不決。
詩意與賞析:
《過晉陽宮》這首詩詞是唐代李隆基(唐明皇)寫于他擔任皇帝的時期。詩詞前兩句描述了他對唐初國家建立和太宗盛世時期的懷念之情。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他對當時國家政局和前途的觀察和思考。他在思考繼承者的能力和未來改革的成敗,并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發展的擔憂。
接下來的幾節表達了他尋求和民眾交流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夠取得成功和贏得人民的贊譽。
最后幾句中,他憂思自己負責的政治角落,表示了自己對國家偉業的責任和對困難的思考。
整首詩既展現了李隆基對盛唐時期的向往和懷念,又透露出他對國家前途的擔憂,思考著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如何應對挑戰。
“尚恐威不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jìn yáng gōng
過晉陽宮
miǎn xiǎng fēng táng chù, shí wéi jiàn guó chū.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
fǔ chá yī jìn yě, yǎng guān nǎi cān xū.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jǐng yì lóng sī yuè, chéng chí fèng xiáng yú.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馀。
lín táng yóu pèi zé, tái xiè wǎn jiù jū.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yùn gé zuò zhōng fǒu, shí qiān mìng zī fú.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gù xún chéng pī gòu, chù tì duō yōu yú.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shàng kǒng wēi bù dǎi, fù lǜ huà wèi fú.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qǐ tú láo zhé jī, suǒ qī xùn róng chē.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xí sú wèn lí rén, qīn xún wèi lǐ lǘ.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yǒng yán niàn chéng gōng, sòng dé lín kāng qú.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zhǎng huái jīng lún rì, tàn xī lǚ tíng yú.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jiān nán ān kě wàng, yù qù liáng chí chú.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尚恐威不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