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辭向物開秦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辭向物開秦鏡”全詩
舊業已應成茂草,馀生只是任飄蓬。
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閑將狎釣漁翁。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是唐代劉長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
北方的路已經沒有鳥飛的聲音了,萬里間只有孤獨的云朵西飄東去。過去的事業已經變成茂盛的草木,剩下的只是我自己還在浪跡天涯。
我辭別了我的故鄉,離開了我的家鄉,在秦國留下了我的鏡子,卻把楚國的弓箭交給了別人。此時我只帶著一根竹竿,隨意地去和釣魚的漁翁作伴。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劉長卿遭受流放的境況。他被貶到江東,離開了長安,辭別了淮南使院的朋友們。詩中描繪了北方的寒冷荒涼,以及詩人深深地懷念家園和過去的事業。詩人通過描寫自己遺留的秦鏡和楚弓,暗示了自己被迫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園,只剩下了無心漂泊的寂寞。最后,詩人拋下了一切,只帶著一根竹竿,表示他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和隨遇而安的心境。
這首詩詞運用了精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被囚禁在異鄉的苦悶和無奈,以及對家鄉和事業的留戀之情。詩中的景象和意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體察和自我調節,使全篇更具思想性和表現力。
“何辭向物開秦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dì jiāng dōng, liú bié huái nán shǐ yuàn zhū gōng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
cháng ān lù jué niǎo fēi tōng, wàn lǐ gū yún xī fù dōng.
長安路絕鳥飛通,萬里孤云西復東。
jiù yè yǐ yīng chéng mào cǎo,
舊業已應成茂草,
yú shēng zhǐ shì rèn piāo péng.
馀生只是任飄蓬。
hé cí xiàng wù kāi qín jìng, què shǐ tā rén dé chǔ gōng.
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
cǐ qù xíng chí yī gān zhú, děng xián jiāng xiá diào yú wēng.
此去行持一竿竹,等閑將狎釣漁翁。
“何辭向物開秦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