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雙依綠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雙依綠蒲”全詩
世本富繒綺,嬌愛比明珠。
十五學組紃,未嘗開戶樞。
十六失所適,姓名傾里閭。
十七善歌舞,使君邀宴娛。
自茲著樂府,不得同羅敷。
涼溫忽荏苒,屢接朝大夫。
相歡不及情,何異逢路衢。
昨日一見郎,目色曾不渝。
結愛從此篤,暫隔猶恐疏。
如何遂從宦,去涉千里途。
郎跨青驄馬,妾乘白雪駒。
送郎郎未速,別妾妾仍孤。
不如水中鱗,雙雙依綠蒲。
不如云間鵠,兩兩下平湖。
魚鳥尚有托,妾今誰與俱。
去去約春華,終朝怨日賒。
一心思杏子,便擬見梅花。
梅花幾時吐,頻掐欄竿數。
東風若見郎,重為歌金縷。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一日曲》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世本富貴華麗的絲織品,嬌愛比明珠。
十五學組細,從來沒有開門軸。
十六失去所適,姓名壓倒鄉里。
十七善于唱歌跳舞,如果你邀請宴飲娛樂。
從此寫樂府,不能同羅敷。
涼溫忽然推移,多次接待朝大夫。
丞相高歡不到情,有什么區別遇到街道。
昨天一看見你,眼睛顏色曾經不改變。
結愛從此堅定,暫時隔離還擔心疏遠。
怎么就從政,去跋涉千里走。
郎騎青驄馬,我趁著白雪駒。
送郎郎還快,另外我我仍然孤獨。
不如水中魚鱗,雙雙依照綠蒲。
不如云間天鵝,兩個下平湖。
魚鳥還有托,我現在跟誰一起。
去去約春天的花朵,整天抱怨天遠。
一心思杏核,就可以看到梅花。
梅花多少時候吐,頻繁地掐欄竿數。
東風如果看見你,重為歌金絲。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雙雙依綠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rì qū
一日曲
qiè jiā dèng hóu guó, kěn kuì hán dān shū.
妾家鄧侯國,肯愧邯鄲姝。
shì běn fù zēng qǐ, jiāo ài bǐ míng zhū.
世本富繒綺,嬌愛比明珠。
shí wǔ xué zǔ xún, wèi cháng kāi hù shū.
十五學組紃,未嘗開戶樞。
shí liù shī suǒ shì, xìng míng qīng lǐ lǘ.
十六失所適,姓名傾里閭。
shí qī shàn gē wǔ, shǐ jūn yāo yàn yú.
十七善歌舞,使君邀宴娛。
zì zī zhe yuè fǔ, bù dé tóng luó fū.
自茲著樂府,不得同羅敷。
liáng wēn hū rěn rǎn, lǚ jiē cháo dài fū.
涼溫忽荏苒,屢接朝大夫。
xiāng huān bù jí qíng, hé yì féng lù qú.
相歡不及情,何異逢路衢。
zuó rì yī jiàn láng, mù sè céng bù yú.
昨日一見郎,目色曾不渝。
jié ài cóng cǐ dǔ, zàn gé yóu kǒng shū.
結愛從此篤,暫隔猶恐疏。
rú hé suì cóng huàn, qù shè qiān lǐ tú.
如何遂從宦,去涉千里途。
láng kuà qīng cōng mǎ, qiè chéng bái xuě jū.
郎跨青驄馬,妾乘白雪駒。
sòng láng láng wèi sù, bié qiè qiè réng gū.
送郎郎未速,別妾妾仍孤。
bù rú shuǐ zhōng lín, shuāng shuāng yī lǜ pú.
不如水中鱗,雙雙依綠蒲。
bù rú yún jiān gǔ, liǎng liǎng xià píng hú.
不如云間鵠,兩兩下平湖。
yú niǎo shàng yǒu tuō, qiè jīn shuí yǔ jù.
魚鳥尚有托,妾今誰與俱。
qù qù yuē chūn huá, zhōng cháo yuàn rì shē.
去去約春華,終朝怨日賒。
yī xīn sī xìng zǐ, biàn nǐ jiàn méi huā.
一心思杏子,便擬見梅花。
méi huā jǐ shí tǔ, pín qiā lán gān shù.
梅花幾時吐,頻掐欄竿數。
dōng fēng ruò jiàn láng, zhòng wèi gē jīn lǚ.
東風若見郎,重為歌金縷。
“雙雙依綠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